天澤時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辛邊則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她一向遇剛則剛,之所以經常與趙去暑爭執,只是作爲專業人員,不得不據理力爭而已,並非真的對主官有什麼怨憤,看到對方因爲自己的緣故被調職,難免生出些慚意,在之後的處事當中,反而因此更加願意尊重其他同僚的觀點。
兩人易位之後,趙去暑大覺安逸,辛邊也體會到了做主官的瑣碎爲難之處,其餘官吏看見這兩人爭執後的結果,明白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建平的注目當中,又感到了黃許那邊施加的壓力,也紛紛乖巧了起來,不敢出頭惹事。
半個月後,一直牽掛工程進展的黃許聽說辛邊跟趙去暑上書建平,早早趕到部中候着,腹中已經預備了好幾種給皇帝胡亂任命的挽尊方案,結果那兩人的奏疏雖然是各自發出的,但中心思想都十分一致——感謝中樞的調任,讓他們分別明白了以往工作當中的不足之處。
比起爭執,互相體諒更加符合當前的主流道德觀,也更適合刷仕途聲望,有關皇帝獨斷專行的腹誹只在黃許心中稍稍停留了一小會,就完全變作了對天子知人善任的欽佩。
*
就在流波渠這邊一切順利的時候,北地的石料也陸續收齊,準備送往中樞。
身爲溫鴻身邊最爲要緊的幕僚,張並山一向以見事全面而著稱,他知道民間對中樞懷怨已久,此次除了運送石料去流波渠,還打算順便讓那些被徵發的役者通過對比,來感受一下建平那邊的嚴酷。
他知道本次流波渠那邊徵發的人力主要來自於南部大族,在張並山看來,此類勞役,天然就該是黔首的職責,皇帝如此任性妄爲,其目的多半是爲了懲戒那些豪強大家,既然是懲戒,內部一定怨聲載道,其間種種嚴苛處,絕對不可歷數,那些運石料的人看了,自然會覺得還是明公待人寬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