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十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晚上,江春三人磕磕絆絆到家,江家二老看到媳婦兒扛回來的白米,自覺自家又占親家便宜了,感慨良多。
二嬸照舊少不了酸話:“這蘇家塘就是不一樣嘞,送親家的都是白米,那自己喫還不得頓頓白米飯配大魚大~肉的……咱們家喫糠咽菜都幾個月了,合該早點送米糧來的,親家牙縫裏隨便漏點兒都夠我們喫的……”
眼見她越說越不着調,王氏諷刺道:“喲呵,人家合該欠你的啊?!你老楊家我們可糠皮兒都沒摸~到一片呢!”
“瞧阿嬤說的,我孃家這不是日子也不好過嘛,要不然……”二嬸仍在強辯。
王氏白了她一眼,連話都懶得接,只問高氏螃蟹的事高家如何說,待衆人得知高洪願意幫忙說項,亦是喜不自禁。
飯後,江春纏着奶奶明日要同去趕集,如果是文哥兒和江夏,王氏肯定一句話就給罵回去了。但江夏,最近半個多月來手腳麻利,心眼活泛的,讓她跟着去說不定還能幫上忙呢,遂還是應了,只讓她明日得早起,小江春點頭如搗蒜。
是夜,江春雖有成年人的芯子,但小兒身子始終敵不過瞌睡,捱到枕頭就睡。等被高氏輕輕喚醒的時候,已是第二日了,而家裏人都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
簡單啃了個麥粑粑,王氏領着三個兒媳婦摘下豆角、絲瓜、韭菜,由爹老倌和二叔給背到街上去,三叔則是用扁擔把螃蟹挑起,桶口蒙上了幾層南瓜葉,趁着天色未亮,幾人就出發了。
根據步行路線,江春判斷,王家箐應該是位於金江縣城東南方。正好路上涼快,挑重擔的都是壯勞力,王氏和江春緊趕慢趕方能勉強跟上兄弟三人的步伐。路上遇村人打招呼,均是前往縣裏趕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