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這樣一說大家就都想起桂花娘來。原本只是跌了一跤後頭上腫了個杏子大的包,桂花娘爲了節省兩個錢便不肯買藥喫,自己拿了兩個雞蛋在家敷。結果那包越滾越大,不出三五日已跟嬰兒拳頭差不多了,桂花娘這才慌起來,忙拖了丈夫去看大夫。大夫只看了一眼就擺手道:“當時送來還有得救,把包開個口引出濁液養個把月就好了,這會兒,晚了!”這一回家桂花娘就開始說胡話,不出兩日功夫便死了。
這病說到底可不就是拖死的?
張家雖然也不是什麼富貴人,生活上也素來節儉,就連幾個姐兒的衣裳也大多都是小的撿大的的衣服穿。但再省家裏也沒缺過王阿婆半文錢的藥,輪到張大郎自然也不可能。若他有個好歹,這個家就塌了半邊,往後這一家子女眷可怎麼過?看着兩個幼小的女兒,李氏難得強硬地拍板道:“走,咱們現在就去保和堂。”
張大郎一想去一趟也不廢什麼事,倒讓家裏安心,便也不再反對,回房換了便衣就跟着妻子往外走。
這倒不是張大郎爲人低調,光看黎氏就知道正經人家看見衙役的反應了,大家總覺得見着他們就沒好事!穿着當差的衣服去,還不把個病人嚇得半死,不知道的還以爲保和堂治死了人引得官差上門了。
張知魚深深覺得自己一個六歲多的小豆丁爲了這個家簡直操碎了心,雖然她上輩子也是個醫學生,但做的是理論研究,真論起動手能力這會兒未必比古人強,但上千年的科技差距始終存在,她就怕到時候也來個蒙古大夫對着張大郎的手又叫又跳,一回頭便說治好了,到時上哪兒說理去,於是死活也要跟了去,但凡大夫有點兒不對她就拉着爹換!
李氏見她擔心爹擔心得不得了,哪裏忍心拒絕,便將夏姐兒抱給王阿婆道:“你乖乖的待在家裏別亂跑,我帶你爹和大姐去保和堂看大夫。”
夏姐兒心裏爹和姐姐都是病人,去看病自然是娘帶着兩個病人去,而且去了就得喝苦藥,她纔不願意呢,於是很聽話地沒鬧騰。
臨走前還拉着張知魚的手似模似樣地囑咐道:“大姐到了那兒別怕藥苦。喝了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