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讓這些廠商看到希望就夠了。射頻芯片還好說,畢竟構造跟原理都很簡單,無非就是將那些放大器、接收器等等部件集合到一起。但如果涉及CPU、GPU那就很麻煩了,尤其是現在的多核心CPU,沒有數萬研究人員去拼了命的解決一個個小問題,去研究指令集,以及保證上下游廠商的利潤,讓他們心甘情願的去爲新結構芯片做適配,根本不可能替代現有的英特爾加微軟模式。
寧爲捫心自問過,以上種種他其實都不擅長。商業領域他唯一擅長的就是把三月沒事就建的各種商業發展數學模型發給合作方的高層看看,比如嚴明、比如陳明才,爲他們的決策做一些參考依據。
他最重要的任務還是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構建上。至於拿到沃爾夫獎,什麼三維芯片之父這種稱號,聽着挺帶感,不過聽聽也就算了。甚至現在評不評院士都不重要,反正他的成就擺在那裏,等到了該上的時候,應該自然而然也就上了。
如果他的想法真讓某些人知道估計會被氣到頭皮發炸。
畢竟自家研究了一輩子的東西,竟然如此不入寧爲的眼,甚至只是隨手爲之,這就讓人無法接受了。這就好像,大家都能承認不如寧爲,但是很難承認自己耗廢了無數的心血,竟然抵不過人家隨手爲之,還做成了,甚至根本沒想過再這方面繼續做領軍人物。
這着實讓人很尷尬。當然如果讓田言真知道寧爲內心所想,大概會非常開心。他眼中一直對自己數學家身份不太認同的孩子,其實一心還是想做數學研究方向的事情,只是表現得不那麼明顯而已,這當然是個好事情。
但不管圍繞着他的討論有多少,寧爲覺得他到了燕北大學之後的初衷始終沒變——在人工智能領域走出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路。這一塊寧爲始終覺得還有大有可爲。
別看現在三月表現得在世人看來已經非常神奇,但寧爲覺得這還只是起步而已。
真正的人工智能完成體是具備無限進化可能的,而不是像現在的三月,只能做一些資源整合工作。直接跟人交流的時候也應該能適應更多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