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爵的青花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除此以外,當年德川幕府也把一羣信仰基督教的武士流放到了菲律賓,爲這一海外日本人羣體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不過這種注入只是暫時的,因爲鎖國令的原因,這些海外日本人定居點也逐漸的衰落,同時他們攜帶的武器自然也就流失在了這片遠離家鄉的異國土地上。
因此現在梁恩獲得的這個刀條很有可能就是當年那羣海外的日本武士所留下的武器,然後被這名軍刀以前的主人,一名日本軍官據爲己有。
對整把刀進行了一次整體的檢查之後,梁恩開始用身上的工具清理起了刀莖,因爲日本刀大部分的信息都會被刻在刀莖上。
他開始用竹籤和毛刷一點點的清理起了堆積在刀莖上的浮鏽,當幾塊鏽斑被清理出來後,的發現刀莖上出現了一些隱約能看見的刻劃痕跡。
“看來這真是一把好刀。”確定了充滿鏽跡的刀莖上那人工雕刻的痕跡後,梁恩輕輕的嘆息道,因爲傳統上往往只有一名刀匠滿意自己的作品時,纔會在刀莖上刻上銘文。
當然,這不是說沒有銘文的日本刀都不行,一部分沒有銘文的好刀屬於期刀工,而另一部分則是給寺院或者神社的刀,按規矩是不能留銘文的。
還有一種更極端的情況是刀條被大幅度截短,刀銘的部分也被截掉,於是變成了無銘刀。這種被稱爲大磨上無銘,在古刀特別是室町時代之前的名刀之中非常多見。
只不過現在因爲刀莖部分並不存在刀身上的那一層保護層,所以上邊的各種鏽跡要明顯比刀刃部分嚴重的多。因此,除了少數筆畫以外,根本無法分辨出上邊究竟雕刻了什麼?
只不過奇怪的是,正常的日本刀無論是打刀還是太刀都只會將銘文集中在一側,而這把刀的刀莖上居然兩面都有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