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時隔數年,此地猶覺童山濯濯而重重疊疊,到處都是枯黃的亂草和鐵灰色的岩石,卻幾乎不見高樹。只有沭水夾在連綿山間,像一條銀色的帶子,閃閃發光。
數以千計的步兵騎兵,還有運送糧食輜重甲仗器械的牛馬驢騾,在山間扯成了一條長線。長線隨着山勢而曲曲折折,時隱時現,牲口的四蹄踏在堅硬的山路上,發出紛亂而沉悶的轟鳴。
也有些戰馬,照着草原諸族的習慣釘了蹄鐵,發出的便是清脆些的震響,像是鐵甲葉片的撞擊聲那樣。
這只是大軍的後隊罷了,大軍前隊全然不帶輜重,每人只攜當日的食水,輕裝前行,已經抵達了穆陵關下。
穆陵關以西。
這道位於大峴山的要隘,曾是春秋時強齊所設長城的一部分,管仲曾說,齊國的疆域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這穆陵關,便是齊國南方的重要據點。到了五胡亂華時,慕容德建立南燕,也以穆陵關爲咽喉所在。劉裕伐南燕至大峴山,見其險要而無備,遂舉手指天,大喜聲稱,虜已入吾掌中。
但因爲近數百年來,少有割據山東而成大業的,所以大峴山南側的古時關城舊址,如今已成了一個商業繁茂的鎮子。
早年密州膠西榷場尚在時,從榷場獲得的茶葉、香料和藥材,有許多都通過穆陵鎮直接供入益都,而從益都方面發運到膠西榷場的絲織品,也有一部分在穆陵鎮。
這處要隘的軍事作用,便大都轉到了大峴山山谷西側出口,被喚作“大關”的第二道城牆。
此前蒙古軍攻入山東的時候,完顏撒剌將幾個比較有力的女真人猛安放在臨朐據守。後來李全率部繞過益都,猛攻臨朐,幾個猛安眼看李全勢大難敵,便主動由臨朐退往深山中的穆陵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