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外人無以體會,李雲是專門對着東北諸族的,深知郭寧的定海軍勢力和契丹人的關係,一向有些微妙。
百年前大遼覆滅,契丹人立即遭到女真人的強力壓制,絕大多數契丹人被女真人強制分爲兩股,遷出了松漠地區。
其中地位較低的一批,連帶着當時放免的遼人驅口,大致被安置在昌、桓、撫三州,用在金國與蒙古諸部對峙的界壕沿線。他們有個專門的名頭,喚作“驅軍”。
這些人在北疆生活百年,與地方通婚,早就已經沒有明顯的民族認知。以定海軍中出身昌州烏月營的三名將帥爲例,郭寧和仇會洛是從內地籤軍而來的漢兒之後,韓煊卻是驅軍的軍卒,說不定便有契丹人血統。但因爲他姓韓,又或許和當年大遼的韓姓巨族有關係?這就是大家呵呵一笑的談資,誰都說不明白了。
猶自保持契丹姓氏和風俗的一批,大都在蒙古軍攻入漠南山後的時候投降了,其中比較有名的,是桓州出身的耶律阿海、耶律禿花兄弟,還有撫州出身的石抹明安。
這些都是蒙古的死忠,定海軍在與蒙古軍的廝殺中,也不曉得殺死了多少。
另一批比較強悍的契丹人,則被遷往東北內地的上京路、胡裏改路等地,用來填補女真勐安謀克大舉湧入中原後的空缺,和東北內地其餘各族彼此制衡。這批人,便是後來跟隨耶律留哥起兵造反,一度大舉南下盤踞廣寧府,阻斷遼海通道之人。
這些人主要依附的對象,先是蒙古的按陳駙馬,後來又跟隨木華黎。等到定海軍向遼東發展,他們被木華黎丟出來墊了刀頭。鹹平府的黃龍崗一戰,郭寧以兩三千的鐵騎縱橫,摧枯拉朽,一日之內連續擊潰了女真叛軍、蒙古援軍和契丹人的主力。
鐵骨朵起落之下,契丹人血流成河,多少名將、勐將成了血肉模湖,多少勇敢的戰士欲哭無淚,兩腿戰慄;而在當晚,被許多人擁戴爲遼王的耶律留哥竟然生生被李霆胡亂施放的熱氣球嚇死,死得過於荒唐,又過於輕易。
此戰之後,這支契丹人的餘部分成了兩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