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股在戰場上留得性命,毫不猶豫地投降了定海軍,因爲他們畢竟比其餘野蠻部落要文明些,還有墾埴的經驗,所以成了蓋州第一批的屯墾民衆。此前哲別率軍入寇,他們奮起反擊,得到了遼海節度使的獎賞。
隨同李雲前來的耶律乞奴就是其中之一。
另一股卻奔回遼西,繼續跟從蒙古人。
倒不是說他們過於愚蠢。很多事情從結果倒推,一眼就知對錯,當時當地,身在局中,卻真的不好判斷。
這種世道,一個選擇不止關係自己身家性命,也牽扯闔族的未來。契丹人們畢竟一度依託蒙古人的力量復國,許多人覺得,雄踞草原的蒙古總比隔海來向遼東伸手的定海軍更強些,那也情有可原。
可惜他們錯了。
這批最後的契丹人跟隨木華黎深入中都,然後就眼看着木華黎本人狼狽逃竄,而木華黎的上司成吉思汗的戰敗,還在木華黎之前。
此時,一部分契丹人終於認清了形勢。他們以耶律克酬巴爾爲首,投降了定海軍,從此以後不再強調契丹人的身份,而只作定海軍下屬的尋常軍將。但還有一些人,到底意不能平。
畢竟有大遼的輝煌在前,畢竟耶律留哥兩年前還是遼王,那是契丹人的政權!復興的希望明明是很清楚的,一下子什麼都沒有了!
而定海軍對異族的安置,又全不似當年的大金、大遼,動輒授以王侯之類的尊號。很多領兵近千的契丹人一旦投降,軍職不過一箇中尉,部屬還會被一次次沙汰拆分……這讓人如何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