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石抹也先在這條路上往返過好十幾次了,很熟悉路上的一草一木。他每次呼喝指揮,蒙古人都樂意聽着。換到半年前,這榮耀可真了不得。
但現在,石抹也先時常會想,自己或許有一天能夠積攢夠了功勞,得以擺脫俘虜身份。然後回到東京遼陽府的故鄉。也不用什麼富貴,只求一塊土地,耕作或者放牧都行。閒來就攢錢多娶妻妾,多生孩子,等孩子們漸漸長大了,就教他們按契丹人的習俗作射柳之戲。
其餘的就不想了。
石抹也先年少時,聽父親講起大遼滅亡的故事,當場就憤怒地說:“兒能復之。”
現在回憶起那時雄心,未免可笑。
復國?憑什麼?自漢時開始,從匈奴、鮮卑,到柔然、突厥、一個個強族崛起,現在這些強族又在哪裏?契丹人這些年死傷無數,剩下的不多了,何必還趕着墊刀頭。過好自己的日子吧!
至於石抹也先自己,既然當日選擇了依附蒙古,而又撞上了驟然崛起的漢兒強權,有現在的結果,並不讓人意外。當日木華黎從中都城裏奔逃,沿途跟從的石抹也先在宣耀門惡戰阻敵,直到力盡被俘,他覺得,自己很對得起蒙古人了。
後來郭元帥掌控中都,契丹人裏頭的耶律克酬巴爾因爲投降的早,得到鈐轄的官職。這種過於軟弱也過於諂媚的舉動,讓很多契丹人都感到鄙視。包括耶律廝不在內的不少人私下討論,痛斥耶律克酬巴爾的時候,只有石抹也先全不參與。
後來都元帥府拆分留在中都路的契丹部衆,將他們分散納入定海軍的軍戶體系。對此,有人極其不滿。他們再怎麼說,也是契丹人的部落首領,選擇投降定海軍的前提,是在保住性命以外,還要保住自己的部民和特殊地位。如果定海軍要剝奪這些,那還不如一拍兩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