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門老九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另外一種說法是從‘全屍’考慮的,說是恐怕人屍與獸革混雜一處而不能辨別。殮衣還不能用帶‘陽’字的布料,殮衣是給去世的人穿的,帶洋字的布料會使殮衣帶有‘陽’的意思,對於在陰間的死者不好。
殮衣穿好後,有些地方要還要舉行開光明和抿目等的活動。替死者穿好衣服後,再拿一碗溫和水,用一塊新棉花,蘸這水,將亡人的眼睛擦洗擦洗,叫做開光,這也是孝子親手作的事。說是死人若不開光,下輩子必是瞎子。在泉州一帶的地方,喪家要把家裏的雞狗之類的動物捆綁起來。因爲民間以爲貓或其他動物靠近屍體,會詐屍。
屍體會跳起來,死死抱住活人或其它東西不放。殮行師要提醒孝眷謹慎看守屍體、靈柩、精心盡孝,不得輕待死去的人。
而“大殮”是指收屍人棺,漢族民間俗稱爲“歸大屋”。這就意味着死者與世隔絕,與親人最後一別,所以舉行大殮儀式非常隆重。
收屍盛殮的棺材,是以松柏製作的,忌諱用柳木。松柏象徵長壽。柳樹不結籽,或以爲導致絕嗣。有的地方用柏木做棺材要摻一些杉木,據說完全用柏木做的棺材會遭天打(觸雷電)。壽木做好後,擱在那裏不能移動,俗說隨便移動,對本人不利。棺材外面一般漆成硃紅色,寫上金字。也有畫上花鳥人物的。
大斂的時間是在小斂的第二天,就是人死後的第三天舉行,以等待他生還過來。按照民間習俗,要在棺底鋪上一層穀草,然後在鋪一層黃紙,意思是死者的靈魂能夠高高地升入天堂。
而七星板則是求壽之意。在七星板上鋪黃綾子繡花的棉褥子,俗叫鋪金,褥子上繡海上江牙、八仙過海等圖案,意思是超度死者的靈魂昇天成仙。而清末北京喪家流行用的陀羅經被、如意壽枕等物,都寄託了這種意思。
當主人“奉屍斂於棺”的時候,是最能表現也最需要抒發子女們的孝心的時候,是親人孝思形式化的最佳場合。
所以,家人們都要捶胸頓足嚎啕大哭。在合上棺材之前還要往棺內放些葬物。民間的講究是讓死者左手執金,右手握銀。多是讓亡人左手拿一個一兩重的小金元寶;右手拿一個一兩重的小銀元寶或銀子;而窮人就只好放些銅錢,或當時社會上通用的硬幣,如大銅子、小鋼板之類。最不濟也得給亡人手裏... -->>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