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援共這一點上,林漢有些小瞧斯大林了。林漢的出現,雖然在過去狠坑了斯大林兩次,但對於處於困境的蘇聯來說,林漢所極力主張的“中蘇德”三國聯盟,建立社會主義軸心,赤化整個世界島。這個野心勃勃的設想,同樣也讓斯大林看到了擺脫面前被世界孤立不利局面的契機。
而整個1933年,南方紅軍的革命形勢一片大好。中國革命本就和蘇聯一脈相承。“因爲手下幾個愚蠢的蠢貨而和中共關係鬧僵”,在斯大林看來這是極不明智的,身爲現實主義者的斯大林知道該如何彌補。在任培國蘇聯之行,消除前期的誤會之後,斯大林在心裏就開始重新構思對中國革命態度的定位問題。
在他看來,希特勒的“合作”明顯是別有用心,但這並沒有什麼。國與國之間,從來不都是這樣的嗎?這纔是正常的。
而蘇聯的東邊,出現一個對蘇聯親近,同時可以對抗日本的強有力的紅色政權,爲蘇聯解決東部的壓力,避免未來蘇德間爆發戰爭時,蘇聯可能要兩線作戰的問題。這是一個很美妙的設想。
幾萬條步槍,百來門迫擊炮,加上幾門沙俄時代留下來的舊炮,對現在的蘇聯來說算什麼?
援助紅軍的加農炮雖然是沙俄時代的舊炮,卻是那些貨色中質量最好的,送來中國前還翻修過一次,性能其實並不差。在過去,林漢援助紅軍的火炮,大都不是從德國出口的,而是通過弗郎西斯出面,從法國人的倉庫裏廉價買來的一戰舊炮。
一戰德國戰敗後,德國國防軍戰時生產的火炮在戰後幾乎全成了法國人的戰利品。一戰時法國人自己就生產了海量的火炮,這些德國貨最後的收場大都被回爐鍊鋼。只有少部分作爲紀念品留了下來。所以林漢在法國人這兒所購買的,也不過是重量最輕的58毫米法制迫擊炮,主要原因是考慮到其輕巧便於機動。同時體積小也便於隱藏偷運。至於炮彈,爲了省錢林漢乾脆讓自己在基爾的工廠自造。
考慮到還要和南京國民政府做生意,希特勒和漢娜都堅決反對對紅軍援助德制火炮這種露骨的事情(不過這個時期的德國受制於凡爾賽條約,軍工生產一塌糊塗,也沒有象樣的火炮)。所以後來林漢纔不得不從日本人方面下手,購買他們輕巧的九二式步兵炮。
在1933年,早期紅軍手中最多的火炮,幾乎全是林漢提供的迫擊炮。好在這個時代中國國內的軍閥也都嚴重缺乏火炮。影響倒是不大。此外紅軍裝備的最多的另外兩種武器就是林漢提供的擲彈筒和簡易的榴彈拋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