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直到斯大林派人送來這批107毫米重炮之前,紅軍手中最強力的火炮,居然是林漢從海里撈上來的那門卡萊爾號的海軍炮。
在餘下來的幾個月裏,蘇聯人通過長江航道,一直祕密地朝洪湖根據地偷運火炮。之所以不走東山港航線,主要的原因還是那兒離長沙距離太遠,交通不便,倒不如通過長江航道走私偷運更來得快捷。
在九月之前,蘇聯人一直通過長江和東山港這兩條渠道,不停地朝紅軍這兒輸入武器彈藥。而三省的紅軍也瘋狂地開展大練兵活動。在這過程中,斯大林也不是完全那麼大方賣肝賣腎地援共,林漢還是支付了他一部分的費用——所以不再運送德國的軍火,一是爲了節省運輸成本,從蘇聯遠東調運軍火要比德國本土運過去便宜得多。而蘇聯產的軍火價格也比德國貨確實便宜許多。加上斯大林也只收了炮彈的費用,其開出的價格也是不過是象徵性的“三折優惠價”。
1934年九月,來自在福建整編換裝完畢的五萬紅軍進入湖南,和當地的紅軍會師後,紅軍準備了近半年的秋季攻勢終於開始。
紅軍的戰略目標很簡單:一戰徹底解決湖南問題。
三地紅軍加起來,參戰兵力超過三十萬人的主力部隊,直接對湖南何健的湘軍發動全線猛攻,搶在周邊軍閥和南京政府反應過來解決湖南問題。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裏,湖南的湘軍在紅軍的“壓迫”戰術下,其主力已經被擠壓到常德、長沙、岳陽三地這塊狹小的三角地帶中。湖南湘軍本土的兵力,本來也就只有十個雜牌師,前期與紅軍的戰鬥已損失不小。算上地主武裝、民團和這一年的擴軍,總兵力也不過十萬人。如果再除去中國特色的“喫空餉”,擠掉水份後,撐死也就是七、八萬人。紅軍之所以準備到今天才全面開戰,主要是爲了防止周邊的軍閥出兵干涉。以及前期根據地擴張太快,根基不穩。
如今土改完成,根據地建設初具規模,湖南各地的農村赤衛隊、游擊隊也有如雨後春筍般不斷長成,發動總決戰,一股作氣解決湖南問題的時機已完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