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林漢和李華梅在爲給日本製造更大的“麻煩”而準備的時候,南方的紅軍也在爲即將到來的春季攻勢進行全面的備戰。
1934年紅軍的秋季攻勢結束後,江西紅軍最大的收穫就是獲得了漢陽的兵工廠、制鐵廠以及當地的船舶維修設備。攻下此地之後,紅軍的軍工生產體系大大前進了一步。當年年底,紅軍經營的重心就直接轉移到了湖北省這一帶。
從1934年年底到第二年五月,一隊隊貨輪拖船在長江口和漢陽漢口之間來回奔波着。大量從德國運來的機器設備不斷地在漢陽漢口卸下。得到德國工程師和技工的相助,漢陽制鐵廠附近建立了配套的空分空壓制氧廠,同時對現有的高爐設備進行升級改造,並於1935年4月底煉出了第一爐鋼水。而被改造、擴建後的漢陽兵工廠,現在已能爲前線的榴彈炮供應炮彈——當然,炮彈底火、雷汞的自產問題依然沒有完全解決,生產的機器設備正在安裝調試中,暫時還需從蘇聯和德國進口原料。
以英國人留在漢口的船舶維修設施爲基礎,加上通過上海從美國進口的一批設備,紅軍在漢口建了一座小造船廠。
九江戰役被打傷並俘獲的永綏號淺水炮艦,就是在這裏修復並進行改造的。由於該艦原有的炮彈不足,紅軍用蘇制的107毫米加農炮替換了原有六寸炮,並在艦上加裝了數門仿日製75毫米九二式輕步兵炮。去年從日本軍火商手中買下該炮後,漢娜就下令軍方開始仿製,並提供給紅軍試用,就連炮彈也能和日式的炮彈通用。
而漢口船廠進行的最重要的改裝工作,卻是來自李華梅的本體,六百噸級別的淺水炮艦“瑞金號”。
李華梅和喀秋莎一樣,在德國拍攝《亞瑟王傳奇》時,都在德國建造了屬於自己的寄靈艦。不過喀秋莎造的是昂貴的私人遊艇,使用最先進的渦輪增壓柴油動力。而李華造的卻是六百噸級的淺水炮艦的船身,考慮到中國的國情,使用的是燃煤的蒸汽機動力組。船身在加班加點下,只用了不到二十天的時間就造好,然後在德國重新拆解開來,通過貨船運到日本,然後由日本的船廠組合起來同時完成後續的艦身建造。(這是因爲爲江河建造的淺水炮艦不適合跨洋航行)
經濟危機期間,日本船廠的日子也不好過。該艦是以德國船的名義在日本進行組裝,付出重金,船廠方面也沒有對其來歷進行調查,在三倍工錢的誘惑下,日本人連夜加班趕工,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將船身組裝完畢,並安裝了艦上建築,然後開入中國,駛入長江最後到達漢口。
至於爲船體配備的裝甲板和艦載武器,則早三個月前就運至漢口。1935年三月底,漢口船廠的工人在德國技師的指點下,爲該船加裝了火炮和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