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是足夠多的本國人口,尤其是主體民族人口。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前,符合這個條件的國家只有兩個:一個是蘇聯,一個是美國。英國有足夠大國土和殖民地,但主體民族人口不足。中國人口夠多,國土夠大,不過此時還不是工業化國家,只能說是擁有成爲超級強國的潛力。至於印度阿三,他雖然也擁有這兩個條件,但在解決好國內的種姓問題前,這個國家林漢評價也就是“哈哈”兩聲。
至於德國,歷史上德國真的一統歐洲,就他那點可憐的六千八百萬日爾曼人口,如何能消化得了這麼一大塊“民族主義”思想覺醒的土地?最後分崩離析是必然的,因爲強力壓制勢不可長久。看看日後冷戰時“華約”組織命運就可以理解了。
信任,是擺在蘇德同盟間最大的問題。
林漢提出的分割波蘭,建立波蘭緩衝區,只是部分解決了蘇德間互相威脅的問題,但在內心深處,蘇德兩國間還是互相提防的。兩國間地理上相鄰的因素註定了雙方難以信任。
“但蘇德之間,建立同盟互信關係,並非不可能。因爲這世界上,還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區別!”
談起蘇德問題時,倒是李潤石主席和中共上層的人,都一再鼓勵林漢在這中間多做溝通。身爲第三者的中國,他們同樣看得出,蘇德同盟對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好處,以及對蘇聯的好處。
德國雖然似強實弱,而蘇聯則似弱實強,但蘇德戰爭真的打起來,只會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戰爭。即使蘇聯沒犯歷史上的錯誤,滅掉了德國,自己也會流很多的血,這並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