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讓開大路,佔領兩廂,開闢敵後根據地,讓日軍首尾難顧”就是事前制定的戰略。
不知有詐的日軍第五第六第七師團誤以爲紅軍技止此耳,三個師團六萬人抱成一團一線朝南平推,而後方則交新登陸的日本第十一師團負責。以日本人的海運能力,短時間內在山東派出五師團登陸已是極限。加上前方將領貪功,以三個師團的兵力就直插南下,而把山東大片的土地丟給了後續的其他兩個師團。
戰時的日本軍隊,一個師團也擴充之後也就是兩萬人左右。只有兩個師團的日軍哪裏可能控制得了整個山東。戰爭打到十二月底時,當日軍控制了山東中部和東部大部分的城市時,進入山東的紅軍,卻逐漸地在山東的農村紮下了根。
“農村纔是這個時代中國的關鍵”,今天的中共上層,比歷史上更早地明白到這一點。進入山東的三十萬紅軍,除了最初的十幾萬人在前頭頂住日軍交火誘敵吸引其注意力,餘下的十餘萬人,卻以團營爲單位,打散了分散進入農村,開闢敵後的根據地。
到了1936年一月份,南進的日軍三個師團,已推進到了徐州、宿遷一線。日本人閃電般的進軍速度,讓全世界一片看好日軍。當連雲港淪陷時,暴跌了半年的倫敦股市甚至因爲這個“好消息”而開始回漲。
紅軍擁有的“空間”在不斷地減少,但是,日軍擁有的空間在不斷擴大的同時,他們的補給線也被不斷地拉長。攻得太猛的日本三個師團,這時已經和青島後方登陸的其他師團脫節。
徐州到連雲港一線,正是紅軍早就準備好的決戰場,爲了這場決戰,紅軍甚至將遠在紹興的林漢也調到了淮安的洪澤湖上,用另一艘準備好的淺水船在這兒充當他的寄靈體以提升這裏空軍的作戰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