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號坦克的開發起初穿越者影響還不大,但在1932年七月,希特勒提前上臺後,他在停掉德志意級戰列艦二號艦的建設方案後,對一號坦克的開發計劃直接進行干涉。
原先的一號坦克開發計劃,定位的是訓練坦克,總重只有5.5噸。而在漢娜通過希特勒干涉後,直接更改了設計標準:參考維克斯六噸級坦克的設計方案進行改進設計,目標是儘可能地加大車內空間,重新設計更大的炮塔以容納更大的火炮。
由於一號坦克嚴重模仿了維克斯坦克,同時也參考了他的兄弟T26的設計,所以開發速度極快,在1933年十一月就開始投產,比歷史上要整整快了半年。新造好的一號坦克標準重量七噸,但隨時可以加厚裝甲增重到十噸。和其原型維克斯坦克相比,車體前部被拉平成一整塊六十度傾斜的裝甲板,其外型和未來1936年型的維克斯坦克十分接近,只不過炮塔換成了一個更加碩大的炮塔以方便將來安裝更大口徑的火炮。
該型坦克三人車組,武器爲一挺7.92毫米機槍和一門30毫米的機關炮。由於最初只是作爲訓練坦克使用,爲了省油和減少磨損,一直都沒加裝額外的附加裝甲板,火炮方面也只是使用了使用了最便宜的MK108機關炮的陸用版。
一號坦克的炮塔本是爲安裝40毫米的坦克炮設計的,不過1933年剛開發出來的步兵用的40毫米反坦克炮在國際市場極受歡迎,供不應求。漢娜當時認爲一號坦克只是訓練坦克,沒有什麼“前途”,直接就將現有的40毫米坦克炮生產線轉去生產40毫米的牽引反坦克炮出口以賺取外匯,而裝甲部隊使用了稍稍加長炮管的MK108機關炮“將就”。後來完成了海外訂單後,40毫米炮管生產線又被40毫米博福斯高炮的炮管佔用了,加上要優先供應正在大量投產的二號坦克,結果換炮計劃再次被耽誤,而一號坦克本身也就是訓練坦克,換炮計劃不受重視。七拖八拖之下,換炮計劃一直拖到被當成“軍援產品”出口到西班牙賺凱子錢時都沒有完成。
古德里安接收時該型坦克的標準重量只有七噸。在制定坦克設計標準時,漢娜選擇了蘇聯人的思路:什麼都可以差,但是就是坦克的火炮不能差。即使是“廢物一般”的一號坦克,其炮塔也故意設計得儘可能地大,甚至不惜減薄本就很可憐的炮塔裝甲以減輕重量增大容量。
之所以將一號坦克的炮塔設計得這麼畸形,漢娜也是考慮到德國的情況,她也不知道被扭轉得不成人樣的歷史會怎麼會發展。原來的歷史上西線戰爭時,德國因爲坦克數量不足,不得不大量地將嚴重過時的一號坦克重新拉上戰場。德國的本錢實在太少,爲了提高手中資源的利用率,她也不得不向蘇聯人學習,模仿T26的設計思路設計坦克,實際上這款I號坦克就是T26坦克的德國版,只不過火炮口徑不同,車體正面結構進行了重新設計。
一號坦克送到西班牙後,共和軍就曾從被擊毀的T26坦克上45毫米坦克炮拆下來替換一號坦克上原有的30毫米短管機關炮,將其作爲坦克殲擊車來使用。
該型坦克全德國也只造了五百餘輛交給新生德國裝甲兵訓練使用,在二號坦克開發完畢後很快就停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