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230章 不一樣的二戰格局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也是戰爭的呼吸。
自從利比亞油田開發成功後,來自利比亞的石油就成了德國最重要的石油來源。
1939年十月波蘭開戰後,英法兩國也盯上了利比亞的石油。但是此時的兩國政府面臨了一個頭痛無比的難題。利比亞的油井,名義上是屬於意大利的。如果要對利比亞的油田動手,等於就將意大利推到了蘇德這一邊。意大利方面,開戰前德國爲了拉攏意大利,提供BF109的全套設計圖紙以及賣出上百架BF109戰機給意大利。爲了保證自己的油井安全,意大利人將這批BF109戰機大都佈置在了利比亞。
1939年時,面對蘇德聯手,英法兩國的戰略局面已經非常地被動,即使“麪條”國再面,英法兩國也實在沒有勇氣再爲自己添加一個敵人了。更何況現在德國人和蘇聯人抱團,德國似乎也不缺少石油。
“意大利麪條”雖爛,但其地理位置卻是一個深入地中海的國家,和意大利開戰,就意味着地中海航運會受到嚴重影響,英法兩國政府在開戰後討論了半天,根本鼓不起勇氣派出飛機轟炸利比亞的油田,爲自己再添一個敵人。
使用軍事手段切斷利比亞的油田對德國供油變得不可能,英法兩國能想出來的辦法就是運用經濟手段。
1939年十月份開戰後,英法兩國聯手向意大利開出了大筆石油訂單,大有一口氣喫下這裏全部生產原油的架勢。
今天的利比亞,每月的石油產量已高達五十萬噸,而且產量還在不斷提高中。面對英法兩國開出的高價,意大利人心動了,但是又想到蘇德聯手的可怕陰影,以及兩國二十天滅亡波蘭恐怖戰鬥力,三心兩意的墨索里尼也不敢將石油全部賣給英法,完全得罪德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