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導致德國人不急着進攻納爾維克港,趁英軍最虛弱的時候將其趕下海的主要原因,是德國參謀本部現在將納爾維克視爲讓英國人流更多血的傷口。在參謀本部的人看來,卑根根港一戰之後,英國皇家海軍元氣大傷,挪威戰役的主動權已經徹底轉到德國這方。過早地進攻卑爾根港,只會逼得英國人提前“跑路”。在德國參謀本部的眼中,納爾維克現在已變成一個誘餌,引誘英國人更將更多人力和物力投進來的陷阱。
而英國內部現在對納爾維克港的看法同樣也正處在嚴重的矛盾之中。慘糟重創,損失極其慘重的皇家海軍,別說擁有挪威海地區的絕對制海權了,現在他們連保證本土和納爾維克港的運輸補給線安全,都很成問題。
一月二十四日的海戰結束後,英國內部就開始討論從納爾維克港撤出軍隊的話題,但是內部的意見不一。
正方,無非納爾維克港對英國的戰略意義實在太大了,佔領了這裏,德國海軍想要偷入大西洋就近乎不可能。如果能在這裏再設下一支艦隊,理論上可將德國破交艦隊通過挪威海偷入大西洋的可能性壓制到最低。
而反方說的話比較傷人,現在的皇家海軍,哪可能再和德國艦隊正面硬撼?目前英國海軍只剩下六艘戰列艦。其中位於本土的四艘主力艦有兩艘正在船廠搶修,只有兩艘可以出擊。而另外兩艘戰列艦還在地中海開羅的亞歷山大港,調回國內最快也得是一個星期以後的事。至於向美國人購買戰列艦,再快那也是一兩個月以後的事了。
“現在的挪威海已經是德國人‘自由來去’的後花園,就不要再做佔着納爾維克港做封鎖通道的夢了。”
反對者說的是大實話,甚至他們的意見也是主流,但是在上層中持繼續佔據納爾維克港意見的人卻是多數,其原因卻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英國政府無法承受海軍慘敗後,緊接着再“失去”挪威所帶來的政治壓力。
於是,“看看形勢再說”的意見,就成了英軍上層的想法。一月二十四日海戰後,英國停止了對納爾維克港的增兵,只保留了最初登陸的那批三千人的部隊以“顯示”其在這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