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全是坦克再出色,終究要靠人來使用,訓練不出,後勤能力糟糕,戰場維修能力渣的阿拉伯裝甲兵,在這場戰爭中拙劣的表現着實丟盡了蘇系坦克的臉。
而四號坦克在中東的另一次露面,是1966年發生在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的戰爭。
當時蘇德兩家皆認爲,伊朗和伊拉克賣了這麼多年的石油,已經“太有錢”了,想想法鼓動他們花錢了。
在兩國的暗中挑拔下,兩國很快因爲教派衝突和領土方面的糾分,發生了大戰,雖然當時兩國的戰車主力,已是德系的E50和蘇系的T44/48爲主,但是兩家家裏還大量十幾年前從蘇德兩國進口的舊坦克,這些老兵再次從倉庫裏被拖了出來的送上戰場。
無論是波斯人還是阿拉伯人,其裝甲兵的素質皆是半斤對八兩,戰爭很快打成了低水平的爛戰,無論是四號坦克也好,三號也罷,或者蘇聯出口的T34和KV系列,在這場戰爭中在雙方手上都沒有什麼驚人的表現。
E戰車計劃
E戰車計劃,是漢娜爲了對抗來自東邊的蘇聯裝甲洪流,以簡單國內坦克生產和維護,而在1939年就制定的坦克發展計劃。
由於前期德國坦克設計還處於摸索階段,加上戰爭因素,這個計劃遲遲不能實施,直到戰爭結束後,德國坦克設計部門用了數年的時間摸索開發,終於在1946年時正式開始實施這一計劃。
按漢娜的設想,考慮到西歐德國控制區和“友好盟國”的工業情況,軍方決定,德國未來的裝甲部隊將準備三種底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