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她的堂兄、表姐上樓來,小菲發現女兒把自己調整得和他們一模一樣,禮貌而淡泊,不要求做孩子的特權。他們把她叫“妹妹”。全家很快都把她叫“妹妹”了。
午餐也不因爲小菲這樣的稀客而弄得鄭重其事,這是個星期天,但長輩晚輩各喫各的,三層樓開三桌飯,小菲和女兒自然和公公婆婆一塊喫。嫂嫂是這家惟一懂得寒暄的人,午飯之前上樓來問:“菜夠嗎?要不要我燒點東西給弟妹喫?”
歐陽老爹眼睛也不抬,朝她笑笑,擺一擺手。她馬上做錯事一樣走開了。小菲看得出這是淡泊的淡,而不是冷淡的淡。飯桌上四個盤子裏,有兩個裝着小菲帶來的禮物,一個是清蒸醃鰣魚,一個是醬肉。小菲媽知道女兒要見公婆,命也不要地張羅禮品。食物不知怎麼緊俏起來,樣樣都憑票證。小菲知道母親乘長途車下鄉,揹着沉重的米袋,用大米和農民換來肉食、雞鴨。然後該醃的醃,該醬的醬,把小菲弄成了個前背後扛的鄉下親眷。如果小菲媽不爲她準備這些食品,這張西洋橢圓餐桌上只有兩隻盤子了:油燜筍和蝦米燒冬瓜。鰣魚只切了一段,老太太用刀叉分成六塊,每人一塊,老爺子兩塊。
君子之交淡如水。人們在家裏如此君子是否憋屈得慌?小菲就感到憋屈。老太太連送她貴重首飾都是淡淡的,把一條金項鍊和一隻翡翠戒指放在她面前說:“喏,我也不戴了。喜歡你就拿去吧。”
老爺子談到歐陽萸最近的小說,也淡淡的:“幾個孩子裏弟弟最不會寫,現在他倒成作家了。”
大姐同樣不露聲色地拿了幾塊衣料和一張羊皮,說她反正穿不出去,大學裏一個比一個樸素,小菲不嫌棄就去做兩套衣服。
哥哥和嫂子稍爲鄭重些,送了小菲一牀高級毛毯,一看就是特爲去買的。小菲奇怪了,這一家裏怎麼出了歐陽萸這樣一個大撒手的敗家子?錢在他口袋全都有腿似的。也許這一家人都是淡淡地、漫不經意地敗家?什麼寶貝也不當好東西?後來她發現他們的確是這樣,如果你對他們某件東西由衷地、熱烈地稱讚超過三次,那東西就是你的了。小菲和團里人住在賓館,不方便帶上女兒,就把歐陽雪留在婆婆家。小姑娘看到書架上有一個極小的古龜化石,跟她爺爺說:“真好玩!”過了兩天,她又說:“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石頭!”再過幾天她什麼也不說了,只是長時間地端詳它,然後浮想聯翩地長噓一口氣。老爺子把化石取出來,放在她手心上,說:“喏,拿去吧。”
小菲很難爲情,叫女兒把化石還回去,老爺子淡淡一笑,朝小姑娘揚揚手,意思是:別煩了,就這麼定了。
女兒一天看見大姑背了一個銅鼓似的皮包,便說:“這是什麼?真好看!”大姑比爺爺還過分,立刻把皮包給了小姑娘。小菲簡直無地自容,把女兒叫到樓頂平臺上,叫她“站好!”問她以後還向人討東西嗎?女兒站得筆直,反省不出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幾年後小菲有機會和老爺子一起生活,她才徹底明白歐陽家人的性格。那時她爲老爺子做了一頂狐皮帽,老爺子遇見一個老親戚不斷讚賞它,他便摘下來送老親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