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風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們去導演那邊了。”行政小姐姐答,“周幼琳說見導演還是去人家的公司更尊重。”
李勝基謝過對方,再去找非得跟來的殷志原,你涼了,人家現在躲着你走。殷志原不承認,要拍v去見導演多合理的事,怎麼能算躲着走。前者調侃後者就是嘴硬,他們現在是甲方,導演是乙方,怎麼都應該是導演來甲方公司開會才叫合理。
相較於第一張正規專的‘簡陋’,如今是個土豪的周幼琳再疊加公司加持,在籌備第二張正規專的資金上很充足,都能給主打曲拍個微電影v了。
要拍攝肯定需要導演,導演拿錢做事當然是乙方。乙方因甲方‘尊重’的態度很是高興,能愉快合作的甲方誰都喜歡。爲此,乙方在v的演員選擇上,本着爲甲方考慮的思想,跟甲方提議,歌手要不要自己拍這個微電影。本來導演的想法是找演員來,怕歌手演技不過關會加大工作量。
公司一開始給了兩個方案,一就是周幼琳自己演,二是找演員。怕的也是歌手演技不過關,作家的本子如果需要演技的話,那還是找專業演員更好。歌手的v需要歌手出鏡沒錯,但不用非得歌手當男女主,她也可以當唱歌的路人。
周幼琳本人的態度是無所謂,看導演和作家的想法,專業人士覺得她ok,她就自己演。他們要是覺得找專業演員更好,那就當個路人也行。
原先支持方案二的導演看歌手的配合度很高,就想着友好合作纔有下一次合作的機會,轉爲支持方案一。
方案一讓寫本子的作家有點糾結,這個項目屬於命題作文,按照主打曲去寫故事。周幼琳的主打曲光是音樂風格就是作家此前沒太關注過的凱爾特搖滾,如果不是音樂人特地科普,作家差點以爲‘凱爾特搖滾’是某個樂隊的名字而不是一種搖滾的分類。
南韓玩‘凱爾特搖滾’的很少,算是小衆中的小衆,但很多歌都有擦邊,只是不像周幼琳這麼正統,風格偏狂熱、激情。她用了愛爾蘭的傳統樂器做主基調,從曲到詞都是躁動的年輕人能艹翻世界的勇猛。
這首歌也是周幼琳根據老師的建議寫出的,比起從自身出發更要去體驗世界追尋到靈感。她的靈感來源於數個月前轟動整個韓國的沉船事件,爲這個她專門去搜集了資料,寫完後拿去給老師聽,對方即欣慰年輕人聽勸,也有些擔憂年輕人太冒進,摻和政治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