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難道滿朝文武老爺, 居然沒有一個人會做那算術題的不成?現在各處又在要人丁,卻又跟着號召少生,我就不懂了, 衙門打算指着誰來生那!這樣的疏漏,說是無心的, 誰信?!”
“就是!六姐日理萬機, 總是難免出錯!就讓底下那一些奸佞, 覷見了口子——那些人的成分,不問可知了, 必然都是從前的地主老爺們,假意歸順,仗着六姐的恩典寬宥,給他們謀了個好位置之後, 這就又見縫插針,把從前的殘渣泛起, 要給人羣分等了!這個標準出來, 最受傷的就是農戶,他們可還知道農戶是國家的主人啊?!”
“他們不敢再公然地講什麼階級了,去搞那些森嚴的服飾等級制度, 便要從別處開始滲透、薰陶!重新攪弄起尊卑上下來——這些人無論如何也不至於去做農戶的了,自然凡事都要朝着農戶去下手, 如此是最好形成合力的——也是好不容易,被他們抓到了一個口子!”
幾乎是才走進自家的巷子口, 葛愛娣就聽到了風中傳來那隱約的話聲,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過於敏感,一聽到這些,她便立刻感到了街坊看過來的眼神中, 多了一股子似笑非笑的味道,儘管他們的問好聲,還是相當的熱忱,但葛愛娣卻一下被看得面紅耳赤起來,原本就有些煩悶的心情,更是加倍不悅了,她很費力才維持住了自己的面具,和街坊們隨意地寒暄着。
“葛局長,下班了?今天輪到你買菜啊?”
“哎!下班了——也不是,家裏都是大發做,前頭坊口來了個賣叫花雞的推車,嚐嚐鮮麼!”
被她刻意拋出的話題,果然立刻把大家的注意力,從葛家後院的議論聲中轉開了,比起各家都有的難唸經文,街坊們顯然對新鮮的喫食更感興趣,立刻打聽起來,“在哪裏?是窯烤的?這叫花雞沒有嘗過,怎麼做的!”
“是常熟那裏來的一家人在經營,在坊裏租了個院子,後院做了個大爐子,喏——一個個泥糰子,剛出爐還熱乎乎的,回去敲開,扒開荷葉就能喫了。說是滋味鮮嫩,油水十足,我也是聽同事談了,特意去嚐嚐鮮的,你們要去可要趕快些了,一日就那麼幾爐,售完即止。再過幾日,等消息流傳開來,形成流行,這家店估計也要大排長龍,不是輕易就能喫上的了。”
這話有理,羊城港這裏,什麼東西一經流行,最開始那段時間就是很難得的,一般至少都要幾個月甚至半年,纔會逐漸成爲百姓易得之物。譬如說,去年流行開來的什麼圓裙、咖啡、可可亞,乃至煉乳,風聲最大的時候,哪裏輪得到街坊們?
就算是葛局長家裏,也是一樣,別看也是港務局的副局長了,可他們家也是過了一兩個月,才把圓裙給上身的,而且還不是最出名的‘和風細柳’服裝廠,也是衆人消費得起的街坊裁縫鋪出品,所以,別看葛家在街坊中也算是日子數一數二的,葛愛娣更是個不大不小的官兒,但因爲他們衣食住行上的簡樸,大家都還覺得和他們有話可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