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英雄(八) (第3/5頁)
百里冰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鳳翔百姓聽聞宴會之事,也紛紛到衙門請願,表示願與大唐共進退。於是大家憋着這口氣硬生生又給大唐續命了一波。”
“不管是鳳翔唐軍和百姓,還是孤軍外懸,沒有任何後援,卻固守邊疆近五十年,直到最後一個白髮兵倒在衝鋒之路的安西軍。孤守數月,終因沒有後援而糧絕城破,滿城軍民無一降者的睢陽城,他們拼死護衛的不是拋棄他們的統治者,而是太宗陛下一手締造萬國來朝的巨唐啊!”
“因一首與之有關的曲子讓一個將覆滅的王朝又續命了二十年,縱觀千古也就那麼一位,不愧是大唐臣民的‘白月光’。”
經歷了玄武門後,登上皇位的李世民,在這冬日裏聽着天幕之言卻是渾身都暖洋洋。
對於這位戎馬出身,弒兄殺弟上位的年輕君王,不僅大唐的百姓不確定他能不能做好大唐這艘巨船的掌舵人,便是李世民自己夜深人靜時也常常會生出疑慮,不確定大唐在自己手裏會不會變得更好。
如今知道自己將來做的不錯,李世民並沒有得意起來,但已經有了更多的信心。天幕的稱讚讓他明白了一件事,在後世人眼中,他做爲皇帝的作爲遠比如何得到皇位重要。
同時,李世民也漸漸放下了對天幕的擔憂。之前主持人的一些觀點,以及她明目張膽地鼓勵百姓反抗□□,都讓皇帝們擔心天幕會對朝廷的統治產生危險。可現在李世民知道,天幕的存在時兩面性的,於明君那會是助力,於昏君那纔是不利因素。
李世民自然不會認爲自己是昏君,因此他對天幕的擔憂大大減少,同樣有這種想法還有劉邦等其他君主。天幕是個不確定因素,但只要自己做好君王之職,那天幕也是最大的助力。
“可惜的是太宗陛下和太宗子孫終究是兩碼事,戎馬半生,麾下將軍不滅一國都不敢稱將軍的太宗陛下,子孫卻搞出了國度六陷天子九逃的笑話。太宗陛下愛民如子,可以爲百姓衝鋒陷陣,太宗子孫卻在逃亡的路上燒橋,斷了追隨其後的百姓退路,讓他們直面反賊的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