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土地兼併 (第2/6頁)
百里冰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霍光忙着整頓家事,短尾求生時,許皇后也已順利誕下孩子,雖然是個公主,但皇后活着,或許以後他們還會有其他孩子。日後不管是改變長子的教育方式,還是培養其他兒子,劉詢都還有機會。
“漢元帝劉奭除了好儒術外,還非常多才多藝,彈琴鼓瑟、吹簫度曲、辨音協律等無不窮極其妙。然——事實證明多才多藝這個東西,對於當皇帝沒什麼用處,固然有唐太宗這樣寫了一手好飛白不耽擱當明君的,但統計下皇帝這個職業的kpi,你會發現多才多藝這個詞更多是昏君標籤。”
“唐玄宗李隆基、南唐後主李煜、宋徽宗趙佶那個不是文藝界翹楚。但才藝這東西吧,陶冶情操沒問題,把它當做職業也沒問題,但你當皇帝還把它當第一職業玩那就很有問題了。”
“不過漢元帝的根本問題也不在‘多才多藝’上,而是純任德教,大量任用儒生參政治國,把‘獨尊儒術’當真了。加上劉奭爲人優柔寡斷又體弱多病不能操持國事,將政事委任於宦官石顯等人,導致宦官專權。左手是擅長空談的儒生,右手是宦官,這套路明朝表示我們很熟。”
大明朝的皇帝們:……
“當然了,許多人覺得漢元帝時宦官專權的鍋得漢宣帝背,誰讓漢宣帝晚年也有重用宦官呢?你看漢元帝委託國事的石顯不就是在漢宣帝時就已經很有地位了。就如一說到明代宦官問題就說永樂大帝沒開好頭。”
“對於這種觀點我是不太贊同的,於我看來宦官、外戚與以門蔭推舉出仕之人並沒有什麼區別,外戚是因后妃得到重用,世家子弟因門閥得到重用,誰沒靠關係!在沒有更好的人才選拔制度前,世家門閥舉薦的官員、宦官亦或是外戚就整個整體而言都是盲盒,開出來後好壞得君王去判斷。”
“即便有了科舉制度後,有一套相對成熟的人才選拔制度,也只是篩掉一些庸才,卻不能篩掉品德敗壞之人。誠然,漢宣帝重用外戚宦官算不得好事,但這種好壞卻非用不用宦官的問題,宣帝晚期拒諫飾非怠政纔是最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