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康劍飛的策劃書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從院線的經營入手,第二部分詳細說的是馬上就要到來的賀歲檔。
在第一部分裏,他將全年的時間明確劃分爲黃金檔期和普通檔期幾個級別。然後根據檔期的不同,再給其配置不同的宣傳和影片,另外排片制度也更向後世靠攏,並且建議雷覺昆取消戲院包底制度。
前面那些內容已經讓雷覺昆驚訝了,但最讓雷覺昆震驚的,還是康劍飛取消戲院包底制度的建議。
何爲戲院包底制度?
即製片公司想要拿電影到某電影院上映,必須按電影院的座位、設備、開支,來決定付每月包租費,不論戲院每日收入多少,都按月要付包租費。
港臺的院線都有實行戲院包底制,也即是說,如果康劍飛要拿《開心鬼》去嘉禾院線上映的話,不管他的票房能賣出多少,就算撲街撲得褲子都不剩,也必須要按時繳納戲院的包底費。
這種制度極大地打擊了製片方的積極性,很多時候製片方對自己的電影沒信心,寧願把電影放在片庫裏爛掉,也不願拿去上映,因爲怕賠得更慘——不僅賠電影製作費,還要賠給電影院一筆包底費。
包底還分好多細則,比如龍頭戲院的包底,聯映戲院的包底。就拿一部在臺灣上映的電影來說,一週票房總收入達三百萬元,製片方分不到一元錢,全都交給戲院做包底費了;如果一週票房低於三百萬,片主不但不能拿到票房分成,還必須再花錢贖拷貝。
最近這幾年,臺灣的好多中小型電影公司,就是被院線商的包底制度給玩殘的,這也是曾經繁榮的臺片最終沒落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