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刑架下的祈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起因是崔浩曾建議魏帝下旨命五十歲以下的僧侶還俗。
崔浩做此提議,除了因爲他信的是道教以外,更的原因是因爲大魏連連征戰,有許多不願意服兵役的男丁都皈依了佛門。
他們以全家之力供養佛寺,不用納稅,不用服兵役徭役,年紀輕輕就在佛寺中安閒度日,佛寺外卻有大量耕田無人可種,只能任其荒廢。
到了打仗的時候,這些適齡的男子無法被徵召,就只好起用已經年老或年幼的男丁去征戰,造成了很大的民怨。
拓跋燾聽取了崔浩的建議,下旨各地寺廟的五十歲以下的僧侶還俗,以充兵役和徭役。這一旨意自然是引起了不少僧侶的反彈,有的逃到願意庇護自己的信徒人家繼續當他的和尚,有的就逃亡山野間的野寺荒廟躲避還俗。
許多鮮卑貴族爲了藏起這些僧人,情願把自家的私莊拿出來贍養他們。
爲了能更快的推行“退僧還俗”的政策,拓跋燾“請”了大魏佛門的三位高僧緊摩羅、釋源迦和曇緣爲質,逼迫各寺僧侶立即還俗。
緊摩羅後來在宮中“坐化”了。
曇緣和釋源迦如今還被困在宮中。
這羣盧水胡人,也不知道是受人僱傭還是因爲信仰的緣故,從京都平城一路跟蹤崔琳到了此地,終於在崔琳離開遊府外出訪友的時候將他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