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刑架下的祈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嗯,早去早回。”
經過這一段小插曲後,賀穆蘭再也不敢和阿單卓往偏僻小道上去了,他們畢竟不是本地人,不熟悉路徑和路徑上的狀況,有些他們以爲是捷徑的路沒人去,自然是有原因的。
只是這樣不可避免的拖慢了他們去壺關的時間,當賀穆蘭和阿單卓看到大城鎮纔有的高闊門樓時,真是連歡呼的心都有。
這裏的城門官和所有地方的一樣,看到帶着貨或者行李多的人眼睛就發亮,賀穆蘭一路行來大大小小的城鎮鄉集也不知道路過了多少,知道這就是大魏的現狀,無奈的拿出準備好的一小布袋慄米當做“進城費”塞了過去。
這裏的城門官沒有平陸那般貪婪,有東西就收,並不苛刻,也不刁難人,倒讓阿單卓鬆了口氣。賀穆蘭一看這城樓像是不久前才修葺過,就知道這個城的吏治並不差,否則當地的縣令不會好好攬這種事。
要知道修城牆也好,修路也好,是壯年所服的徭役,一個地方徭役充足,側面反映了當地百姓還算穩定,沒有因爲活不下去變成流民或者逃去他地,爲了能安穩生活情願參與一年幾個月的官方徭役。
徭役一般都在沒有什麼農活幹的冬天,所以城樓纔像是剛修過的。
城門官反覆叮囑,說是壺關城內因爲地勢原因所以道路狹窄,進城後不可以騎馬奔馳,所有人都必須下馬。賀穆蘭知道古時候每個城的“城規”大多跟這個城的父母官以及人文風俗有關,所以欣然接受,入鄉隨俗的牽着馬和阿單卓步行入城。
賀穆蘭通過進城後的一系列觀察,已經對壺關這個城有了初步的印象,而且不壞。她將自己的推論說給一旁的阿單卓聽,阿單卓聽完後直點頭,露出一副佩服的表情:“花姨懂的真多,我就看不出來。”
“你跟着我出來遊歷,並不是要做我的隨從,而是要注意一路上的見聞,多多思考。你武藝不弱,日後進入軍中應該至少也是個百夫長,有時候多觀察一點,手下就會少丟幾條人命,不要只顧着跟隨我,多看,多問……”賀穆蘭見阿單卓鄭重的點頭,也忍不住輕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