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鄉小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接下來我們就在旁邊打打下手就好了,不然肯定會被說是礙手礙腳!”
殺豬過冬的場面一般擔任主力的人,都是像蕭晉昊這種四五十歲的壯年,他們體力足、經驗豐富,效率自然比蕭風這樣的新手要高得多。
蕭風等人,還得在旁邊打打下手,鍛鍊幾年之後才能獨當一面!
蕭晉昊把黑豬都殺死後,把石臺清洗乾淨,開始對黑豬進行肢解,只見他手上的剔骨刀上下紛飛,一頭肉豬轉眼就被面目全非了。
最先砍下來的豬頭褪毛、剔骨等工序,都由村裏有經驗的老手接管,滷豬頭肉好喫,不過相當麻煩!
肉豬的四肢被蕭晉昊細心地沿着關節切開,放到一旁備用,這可是殺豬過冬最重要的一項,醃製火腿。這也是銀杏村數百年來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美食之一,每年幾乎家家戶戶都要醃製火腿,只不過不會像蕭家這樣大手筆罷了。
最好的豬肋排也將會抹上各種醬料,熏製成爲臘排骨,而上好的五花肉自然也被作爲臘肉最好的原料來對待,……。
可以說,整頭豬除了少數部位會在今天的殺豬宴席上喫掉意外,大部分都會被製作成各種醃製食品,留着漫長的冬天食用。
在過去的歲月中,由於沒有冰箱等保鮮手段,也因爲物資匱乏,醃製臘肉也就成爲了山民們保持肉食供應的一個重要手段。而如今,市場物資豐富以及冰箱的普及也並未改變這種狀況,因爲製作醃製品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無奈的手段,而已經演化成爲一種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