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山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德銀號創辦於20世紀40年代初,早期專注美元匯兌,20世紀50年代以後積極投入房地產買賣。
李華龍覺得“不務正業”的明德銀號倒閉是正常的,地產行情好的時候,明德銀號拿着存戶的存款去投資房地產,是能夠賺錢,可當市場行情不太好,房價漲幅很低或者下跌了,需要向存戶支付高息的明德銀號很容易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只要倒下一塊,就會連累一大片倒下。
明德銀號雖擁有不少落成或在建物業,但已無力償還債務,之前爲了吸籌存款,這家銀號向存戶許諾了高額利息。
這些年,李華龍對香港的經濟研究的比較透徹,香港是一座自由港城市,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衝擊,比如港元和英鎊掛鉤時,英鎊貶值會造成香港物價上漲。
相比大國的地產行業,香港的地產行業自我調節能力要差很多,市場行情好時,房價大漲,市場行情不好,房價暴跌。
事實上,美國曆史上,房價也出現大跌大漲的情況,就算是改革開放後的華夏,房地產業也出現大跌大漲的情況,可見資本的逐利性。
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
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得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爲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其實早在六十年代初期,李華龍就覺得香港銀行業就暗藏殺機。
1961年,廖創興銀行被擠提破產,創始人廖寶珊腦淤血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