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穿越1862 !
ps:新書《我要當球長》已經上傳,歡迎支持。
80年代的意大利經濟十分糟糕。自從退出非洲以後,意大利工業缺少低廉的原材料來源,也沒有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高昂的軍費又成爲了意大利政府沉重的負擔,70年代初期還能與英法德平起平坐的意大利經濟,一下子陷入了不可抑制的墮落。
連續多年的經濟增長率極低甚至是負增長,逐漸被法國、英國、德國甩開,前三者雖然也因爲種種原因亞歷山大,但這三國的經濟類型轉變都在堅定而有進度的進展着。英國去年的煤炭工人大罷工不就是英國經濟結構轉型所帶來的陣痛嗎?
英法德是經歷了經濟大衰退,可人家重新站起來前進了。意大利呢?還牢牢地陷入泥潭中不得脫身。所以意大利與英法德三國間的經濟差距是愈來愈大,甚至逐漸被美國、西班牙兩國趕超超。在1982年到1984年的世貿組織調查統計中,意大利已經是全世界160多個國家核地區中經濟增長最爲緩慢的國家之一。對意大利前景最悲觀的論調甚至將其與阿根廷並列。阿根廷這個以足球名聞世界的國家,最強的時候可是名列全球第七大工業國,現在卻已經變成了發展中國家。
當然了,要說這中間沒有中國的影響力在是不真實的。
那非洲六七十年代的獨立浪潮本身就有中國的推手在,雖然中國從沒站到檯面上來,一切黑鍋都有莫斯科背下,但這對歐洲人的影響卻是刻骨銘心的。
本來的意大利呢?是一個對外依賴很強的貿易順差國。非洲的變動讓意大利損失慘重,緊接着以法德爲核心的歐元橫空出世,且這幾年幣值無比堅挺,讓意大利在歐元時代來臨之前所具有的匯率優勢消失。再有就是國際能源價格快速上漲(我大從中又是功不可沒),而意大利在失去了北非的殖民地之後,75以上能源需要進口。
最後一切的影響凝聚成了一個巨大的惡果——意大利本國的產業結構沒能夠順利實現轉型,仍然以如服裝出口、旅遊業、汽車等。最終逐漸變爲貿易逆差。另外與英法德相比,意大利的世界級跨國公司甚少,而技術含量一般的中小型企業很多,面臨印度地區各國崛起的廉價勞動力擠壓。意大利經濟如何能好轉的起來?何況歐洲各國在紅色俄國的威脅下,還是一如既往的走上了原時空的高福利政策道路,在六七十年代最後一波世界g大浪潮中保證了自身國內的穩定,但長期的高福利政策對於國家的財政無疑也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意大利就是被這各方面的難題給逼的不堪重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