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維多利亞的祕密 !
前面說過,爲英國政府處理財務問題的英格蘭銀行的準備金也才200萬英鎊左右,這也是整個倫敦甚至整個英國、歐洲的總的準備金保管人(沒有法律約束,但已形成事實),巨大的現金需求有可能對整個英國的金融信用造成衝擊。購入英國電報公司四分之一股份這事兒不僅是一個財務問題,也是一個金融操作問題,英格蘭銀行需要時間來制定一個適合的發錢方式,更何況,國會在唐寧先生的150萬英鎊捐款壓力下,必須制定一個龐大的下水道建造計劃,這又是數以百萬計的大項目,英格蘭銀行都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從7月份到如今的11月,四個月過去了,唐寧不得不繼續施加,表示再不通過治理預算,他就要收回那150萬英鎊的捐款了。開玩笑!150英鎊呢,快半年了,按10收利息都得6、7萬英鎊,叫你們耗着,爺把捐款撤走拉倒。
英國財政大臣哈里法克斯子爵,查爾斯?伍德親自拜訪土豪,向土豪大人表達自己的困境,並帶來了一攬子解決方案,據說假如土豪大人按照他的方案去做有各種好處,名利雙收。
伍德估計金錢對土豪來說只是一個數字而已,所以他着重在於“名”,主旨在於請唐寧擔任公職,不只一個,而且是四大公職,一個是倫敦污水治理委會員主席,第二個是英格蘭銀行董事,第三個是東印度公司董事,第四個是南海公司董事。
第一,污水治理委員會主席。這個好理解,全倫敦都知道唐寧是最渴望把倫敦下水道治理好的人,一拍腦門就扔了150萬英鎊,多麼豪邁。這個頭銜絕對沒有人會有意見。
第二,英格蘭銀行董事。這個聽起來很榮耀,但是稍微懂得一點金融知識的人都知道,英格蘭銀行這樣的中央銀行是不可能賺大錢的,因爲他在事實上是所有英國銀行的最終貸款人,要擁有很充足的準備金,極端的時候能達到40,而商業銀行一般要少得多得多,把錢放貸出去才能生錢啊。成爲英格蘭銀行的董事,只有羅斯柴爾德家族這樣錢多得手抽筋的人才會去幹的事,貼現率(利率)又不是董事說了算,行長是個公職。而且你看財政大臣這個壞傢伙,還把唐寧的錢分到了那麼多家公司,更不可能成爲有影響力的董事。
第三,東印度公司董事。這個更坑人,比英格蘭銀行董事更坑人。東印度公司最牛的時候收入要超過英國的國家財政收入,但那都是老黃曆了。隨着殖民擴張的無節制蔓延,管理殖民地和不斷的戰爭使東印度公司疲於奔命,財政危機不斷產生。早在1770年,孟加拉大饑荒時,當地三分之一的人口被餓死,勞工奇缺,貿易幾乎中斷,加上歐洲的經濟蕭條,東印度公司幾乎要破產,靠着向英國國會求助纔沒真正破產。
後來在1773年的茶葉法案使東印度公司追求北美茶葉貿易壟斷,導致美國獨立的波士頓傾茶事件,又使東印度公司受重創。終於,這個“史上最牛黑社會”在不斷撞牆的過程中被英國政府完全控制了。英國政府控制之後的東印度公司變成了政府的分支機構,印度總督們一個比一個有野心,爲了控制印度、尼泊爾全境,發動了一場又一場戰爭,結果使得東印度公司再次陷入財務危機,再次向英國政府求援時,把最重要的命脈——印度與中國的茶葉貿易壟斷權丟了。怡和洋行成爲中英貿易大亨就是拜這些總督的野望所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