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也許要怪唐寧剛纔對斑馬的精彩解釋,現在大家都在想孔雀尾巴到底有什麼生存優勢?如果找不到解釋,是不是意味着進化論不完備?

這個時候,從來不刮鬍子的大鬍子先生馬克思低調登場了,用低沉地聲音說:“各位先生女士們,我注意到有古生物學家提到,很多曾經存在的生物都滅絕了,甚至有科學家說大部分曾經存在的生物都滅絕了,大家是不是過多地把目光放在了物種是如何誕生上面,而忽視了物種是如何滅亡的呢?”

大家都被馬克思相當有啓發性的問題吸引過來,連唐寧都不例外。

馬克思:“我有一個想法,生物進化可以解釋物種的誕生,那麼也可以解釋物種的滅絕。有生必有死。大家認爲孔雀尾巴不利於生存,正可以解釋物種的滅絕。進化的方向是隨機的,最初的生存優勢不一定到了若干年之後仍然是優勢,孔雀這個尾巴可以這麼解釋:最初,雄孔雀因爲擁有美麗的尾巴而吸引了雌性,由於美麗的大尾巴代表的可能是擁有充足的食物來源,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雌性被這樣的大尾巴所吸引。

經過很多代的遺傳,尾巴越來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它卻成了非生存優勢。也就是說,雌性的選擇開始顯露出夕陽西下的一面,再這麼下去,很可能孔雀就會滅絕。我的觀點是,雄孔雀的大尾巴,有可能是孔雀這種生物的生命歷程的晚期,而不是有什麼生存優勢。

唔……可以這麼講,生存優勢是可以被異性誤解的,本來雄孔雀的尾巴只是雄孔雀良好健康的一個表現,但是,鳥雀飛來飛去,碰面的機會少,怎麼才能一眼發現對方適合交配呢?大尾巴這個屬性是一眼就能看到的,所以大尾巴成了很好的健康標準。這個標準很成功,直到尾巴大到使雄孔雀很容易被捕食,然後,一個物種有可能滅絕。”

達爾文敏銳地捕捉到了馬克思這段話當中極其有用的一種選擇機制,興奮地提高音量:“性選擇!啊,這麼一來,有很多無法解釋的古怪性狀就能解釋了,是因爲異性的隨機選擇,只要這種性選擇不是過份地影響物種的生存,那麼就有可能繼承下去。我們的生存競爭有了一個相當好的補充。”

不錯啊,大家紛紛恭喜達爾文又有了新發現,一幫學術精英的頭腦風暴果然很有建設性。

唐寧對馬克思的辯證思維印象很深,能成爲“大禍害”的思想家果然不簡單。唐寧原來對滅絕的理解就是原來的生存優勢不再適應新環境,而馬克思的發揮則是闡明瞭一種新的可能,性選擇對生存優勢的誤解和濫用導致了滅絕,這個點子新奇而有一定的道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破斷宇宙

破斷宇宙

愛喫雞排的麟
巨大隕石的突兀降臨,給地球帶來了毀滅性打擊,倖存的人類聚集在一起建立了生存據點“生存區”,可“生存區”外的“隔離區”卻誕生了被稱爲“蟲流魔”的神祕生物,它們不斷想要侵入“生存區”,徹底滅絕人類,爲了守衛住最後的生存地,人類與魔流蟲展開了曠日長久的戰鬥。。。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