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南太平洋鐵路公司還對軌道進行了稍微的改進,得益於更高強度的鋼軌,由原來的大鐵棍子型改造成摩擦係數更小更節約材料的“工”型,再加上電氣化火力頭,其速度也可以比現在的50公里提升一個臺階,大約爲80公里。
南方的報紙得意洋洋地顯擺自個兒在工程領域的成就時,林肯再次當選的可能性幾乎已經可以用“渺茫”來形容了。南方佬居然可以得瑟自己的鐵路網絡了,這讓一直以來在工業、科技上面領先得不止一星半點的北方佬情何以堪啊。
這被南方佬顯擺的科技其實只是紅杉資本認爲其科技含量太小而不屑於保密,真正的高科技則是能夠改變世界的海底光纜開始部署。主流的科學界甚至不知道光纜是什麼東西,因爲在對外宣傳中負責此項工程的英國電報公司以“cable”稱呼光纜,所以它仍然被認爲是海底電纜。電纜的速度比光纜可要慢多了,跨越大西洋的電纜信號要半小時以上才能到達彼岸。更讓外界短時間內無法破解的是光電轉換技術和光纖的製造技術(在冷卻時空氣中的雜質自動融入石英錶層的技術)。
除此之外,光纜傳輸的信號可不是僅僅將聲音直接變成電信號再變成光信號,而是數字信號。數字信號會自動打包,當數據包在傳輸過程中丟包時會自動重發,採用這種技術傳輸的電報、語音將不存在丟失信息的問題,但麻煩的是需要對聲音數字採樣,還需要“聲卡”來將數字信號還原。數字形式的電話使成本大幅增加,當唐寧提出這個方案時,很多bt的工程師、科學家都不理解,唐寧只說了丟包重發、抗環境干擾的好處,其實它更是面向未來的技術,當液晶電報機更普及的時候,直接就變成聯入“互聯網”的終端了,根本不需要重新投資、建設互聯網。
唐寧的高科技在悄悄地日行萬里,在不經意中,林肯總統的命運出現大逆轉,美國人居然破解了無線電報的祕密,也就是三極管的祕密。破解人更是讓唐寧失笑——托馬斯·愛迪生。三極管的基礎是電子越過真空的“愛迪生效應”,現在竟被愛迪生破解了,真是宿命啊。
這個小夥子目前還不到17歲,居然已經嶄露頭角,實在不可思議。唐寧饒有興致地看紐約時報對愛迪生的報導。當小愛迪生纔是12歲的小屁孩的時候就開始在火車的車卡上做實驗,他嘗試製作火藥,差點引爆了火車,後來火車管理員因爲這件事而打了他的臉頰,結果令愛迪生患上耳聾。
小愛迪生之後在往來於休倫港和底特律之間的火車上當報童,售賣報紙和糖果點心。一次偶然事件中,他從火車碰撞中救了一個小男孩,小男孩的父親恰好是芒特克萊門斯站站長,站長很感激小夥子的仗義,培養他成爲電報員。
剛開始的時候,電報機還是原始的敲擊式,愛迪生的耳聾使他能夠忽視坐在他旁邊的電報員發出的噪聲。後來電報大亨唐寧橫空出世之後與打電字相連的無線電報機越來越流行,這個火車站也將電報系統替換了,從那時起愛迪生就天天搗鼓無線電報機,當美國政府重金懸賞破解無線電報祕密的激勵下,愛迪生更是進行了無數次實驗,後來電子的發現和麥克斯韋方程的公佈,使他最終將以三極管、發射塔爲核心技術梳理清楚,向林肯政府提交了自己研究心得,並獲得了政府通訊專家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