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方會談又開始了,不過,這一回,路透社向國際媒體宣佈,艾麗斯菲爾·法拉第小姐將作爲東印度公司親善大使調停中、日、蘇、朝四方代表,希望可以和平解決半島問題。蘇聯代表當然是來打醬油的,他們又沒佔朝鮮什麼地兒,唯親善大使馬首是瞻。唐老闆曾經作爲日本中央銀行的行長,日本人認爲親善大使會對他們更親一些,至於林姑娘祖籍福建這事兒基本上被他們忽略了。
只有李鴻章政府的代表跟林大使沒什麼友誼,親善大使對他們來講可能來者不善。林大使果然是懂政治的人,在沒有正式開始四方會談之前,她就私下去接觸各方代表,因爲她認爲所謂外交,一切都是在暗中決定的,表面上的一切都不能算數。
經過一番接觸,林菲爾發現無論是大清代表還是日本代表,都希望分割朝韓半島,否則大打出手爲哪般?她想幫助朝鮮自強改革的目的相當難達到。外交斡旋哪有那麼容易,小林這段時間過得相當地焦慮。最後,她終於找到一絲契機——日本代表聲稱:“如果李鴻章同意朝鮮保持獨立,咱們也同意,這事情本來也是李鴻章挑起來的。”
爲了搞定總理府,林菲爾去了一趟廣東,組織共濟會陰謀顛覆大清,開始在廣東的報刊上刊登大清國應該採取省權更大的聯邦制,甚至各省的名字都可以改,比如:廣東省不叫廣東,可以叫嶺南共和國。
共濟會勢力龐大的會黨在會長大人的鼓動下,開始在各省呱噪,什麼“浙江省可以改名大宋啊”,陝西可以改名大唐共和國啊,西藏改名爲吐蕃啊,湖南改名楚國,江蘇改名吳國……而整個大清也改名,更有氣勢,亞細亞合衆國是個不錯的選擇。
改國名、省名這種事要是擱在以前的大清,那絕對是凌遲、誅滅九族的大罪,現在大家都敞開了說,還說得很歡樂,因爲這事情很好玩,媒體一片熱議,各省紛紛追憶各自的輝煌歲月。
似乎沒有百姓會認爲這事兒能成,但是給了總理府很大的壓力,要是行省更名爲國家名,那大清中央政府的權威自然是受到巨大的衝擊,林大使就是要給總理府後院點一把火,以便李大人的徵韓計劃受到打擊,就算你真把半島佔了,還是得實行聯邦制,人家還是叫朝鮮國,而李大人的治下大清崩成了合衆國,是喜是憂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