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僕役又點上兩盞火燭,盧九德這纔看清楚路振飛正在用晚膳,不由得歉意的一拱手。
路振飛不以爲意,接過僕役送來的綿巾,擦擦手,“盧公公,石應詔是天啓朝司禮監秉筆太監王謙的義子,先帝駕崩之後,因爲石應詔和魏忠賢來往密切,所以被貶至鳳陽皇陵。這些年,始終沒斷了想要回到回到宮中的念頭。本官說的不錯吧?”
路振飛端坐於中,只是伸手請盧九德坐下,甚至並未起身。但盧九德並不敢有絲毫的輕視和不滿。因爲面前的路振飛雖然只是一個區區的正四品文官,但其清名卻享譽天下。
天啓五年,路振飛中進士,當時正是魏忠賢權傾天下、重權在握的時候,而年紀輕輕的路振飛竟敢於堅決反對爲魏忠賢建生祠。
崇禎八年,路振飛擔任四川道御史,針對朝中愈演愈烈的黨爭,毅然冒死上書朝廷,力陳革除“時事十弊”。巡按福建時,查貪官、剿海寇,甚至於彈劾當時的內閣首輔溫體仁。
就這樣一個嫉惡如仇、品行高潔的人,對於宦官,自然也沒有什麼好感。初出茅廬便敢於挑戰魏忠賢、溫體仁這樣的巨無霸。對於盧九德來說,路振飛便是朝廷清流的代表,更爲難得是,他還是一名注重實幹的官員,對於這樣的人,平心而論,盧九德除了敬重之外還有些懼怕。
但路振飛顧左右而言他,輕描淡寫的講了一番石應詔的來歷,卻讓盧九德有些摸不着頭腦。“大人說的沒錯。路大人奉旨巡撫鳳陽,重建城池,在鳳陽呆了這麼多天,估計也有耳聞。咱家就打開天窗說亮話。”
盧九德端起茶杯,看着僕役的身影消失在門外,這才呡了一口茶水,慢悠悠的說道:“咱家和石應詔都出身於天啓朝的內監衙門。一朝天子一朝臣。崇禎爺登基,內官必然要有潛邸的人補充進來。咱家這些個人,便成了多餘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