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側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按照日軍的補給要求,一個連級規模的部隊至少需要衛生馱馬3匹,彈藥馱馬16匹,糧草馱馬12匹,炊事工具馱馬7匹。軍官物品馱馬7到10匹。可想而知要支持者1萬3千人作戰需要多少馱馬和大車去爲他們提供補給!而這只是普通步兵部隊的補給要求,要是換成炮兵,那將更加巨大。別的不說,光爲了拉一門107重炮,就至少要有8匹馬。
而現在,當北洋開始攻擊日軍補給線後,本來就已經捉襟見肘的運力立即有了崩潰的趨向。整個補給線其實是由運輸部隊和沿途兵站構成的,運輸部隊需要歇腳的地方,也需要更換馬匹或者人員。沒有兵站,你很難想象一直以騾馬爲主要運力的運輸隊從釜山走向月峯山前線將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而現在隨着北洋遊擊騎兵的打擊,各個兵站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人員物資基礎設施損失慘重,尤其是飲用水問題。各個兵站的給水車是除糧草以外北洋方面首先打擊的目標。雖說當時沒有像現在這樣污染那麼厲害,但是水也不是隨便就能喝的。山澗的泉水和河裏的水有多少微生物或者病菌啊!所以除了淨水外必須經過過濾和加熱才能食用。
面對日軍的入侵,絕大多數朝鮮人也許不敢正面反抗。但是別地裏往水井裏扔些疫病而死的動物屍體或者糞便啥的還是可以的。啥?你說朝鮮人咋辦?“蝗軍”的名字是白叫的?趕緊閃人啊,前不久被擊敗的大島義昌在出發前,就“徵用”不少朝鮮人的物資,現在更多的“蝗軍”來了,你還留在那裏幹嘛?找麻煩嗎?
受到打擊的不光是兵站這些基礎設施。那些運輸部隊更是打擊的對象,規模小的清軍,對着運輸部隊的騾馬直接一頓亂射,打死幾個完事。騾馬這東西不知道隱蔽目標又大,不打它打誰?一旦騾馬受傷後,這一車物資你說怎麼辦?卸下來一部分分攤到別的車上或者實在不行乾脆直接丟棄。但是隨着越來越多的遊騎兵加入打劫這個行當。這些給日軍輜重部隊帶來的已經不僅僅是麻煩了。
200多人的輜重部隊如果遇上了100多人的騎兵還有機槍和迫擊炮這些武器的伏擊那會如何?有腦子的人都可以想到!隨着時間推移,輜重部隊被整支喫掉的情況越來越多。以至於後來的輜重運輸隊已經不用嚮導了。按着一路上大車的殘骸和馬匹的屍骨就能找到通往月峯山陣地的路途。
兵站被攻擊,輜重運輸部隊被重創讓日軍的後勤補給幾乎到了快崩潰的邊緣。到了月峯山戰役的後期,不要說攻擊了,每天日軍只是打上兩炮放上兩槍了事。炮彈和子彈都是數着用的!如果說日軍開始是拼命,中期是打仗,那後期只能用打醬油來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