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側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對於日軍的補給情況。清隊要上不少。其根本原因不在於清軍真有更多的實力去保證自己的運輸線暢通,而是因爲清軍的補給線更短,從牙山上岸的輜重,不用走多遠就可以到成歡一線,而且因爲戰線的問題,日軍不可能在如此短的補給山上做文章。相對於從釜山到成歡的運輸線,清軍的補給線實在是太短太好好走了。
另外一方面,清軍的人緣相對於“蝗軍”來說好的不是一點半點。清國本來就是朝鮮的宗主國,而絕大部分清軍入朝後還算收斂,尤其是聶士成的部隊。介於比較充足的銀子和朝鮮極端低廉的人力資源價格。聶士成大量使用了朝鮮人幫助運輸補給,雖說你不能完全杜絕偷竊,但是基本上還是在一個容忍的限度之內。而且相對於馬匹來說,清軍的後勤官員們發現毛驢更適合在山地運輸物資,雖說力氣小,但是喫得少而且不容易生病。於是在物資的輸入方面,清軍因爲更短的補給線和相對較好的羣衆基礎。所以在運輸方面清軍佔優一定的優勢。
而在食品方面嗎?怎麼說呢?清軍也有重燒餅乾和乾肉!而當時的重燒餅乾都是一個德性。至於乾肉?經過新軍中某些人的評價,這東西打磨一下能有紅木般的光澤!!硬度堪比柚木!!總之一句話就是和被稱爲麪粉做成的磚頭的重燒餅乾是一路貨色!不過有一點清軍比日軍強一些,那就是在蔬菜方面。清軍有大量的脫水蔬菜可供食用。而不僅僅是喫鹹菜。所以就營養均衡性而言,清軍比日軍要強上不少。至於食品的運輸。清軍更喜歡將肉類裝在特製的木桶中。一個木桶中存放夠50人或100人食用一次的肉類。簡化了包裝,方便了生產。而小罐頭則只是作爲應急食品分發。
不過即使這樣,清軍也面臨缺糧的問題。而在日軍攻勢逐漸從打仗變成打醬油後,聶士成和在平壤的馬玉昆則開始按照既定計劃收集糧食草料。並且和朝鮮官員一起轉移人口堅壁清野!按照既定計劃,在朝鮮的部隊遲早是要撤退的,那撤退後,朝鮮的糧食和人力資源是肯定不能留給日本人的。所以即使去買,也絕對要儘可能的把糧食都買到手裏,最後實在不行就算燒了也總比讓日本搶走要好,至於人力資源更是這樣。讓朝鮮人帶着自己的口糧躲到山區無疑會讓日軍的戰場補給更加困難。
如果說日軍最後的狀態是打醬油的話,那清軍的狀態也好不到哪去,除了一小半部隊用於防守外,其它的部隊都用於轉運收集和囤積補給。即使開始對後勤不咋感冒的人,在餓了幾天後也開始大量收集物資和運力。怎麼說呢?從成歡往北一直到平壤。這個地區的物資基本上都讓清軍收集的乾乾淨淨。當然了錢是多少要給一些的。朝鮮人自己的口糧還是要留的,畢竟清國是宗主國,幹事不能像“蝗軍”那樣掃過之後寸草不生!你還別說,這些努力在後期的戰爭中獲得了回報,如果沒有這些物資儲備,恐怕清軍根本撐不到撤出朝鮮的那一天!而有了堅壁清野工作經驗的北洋軍更是讓進入中國大陸的日軍在隨後的戰鬥中喫盡了苦頭!
多謝書友新來的舊人的打賞~~。這周收藏慘淡啊~~大家幫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