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側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華夏海權 !
從1895年2月中旬開始,元山集團在大量炮兵的支持下穩紮穩打,一步步的向平壤方向逼近。作爲攻擊矛頭的第一師團3個旅團呈品字形壓了過來,雖說聶士成部曾經打算利用騎兵的機動優勢對日軍越來越長的補給線進行騷擾,但是在日軍滴水不漏的防守面前,少量的騎兵根本無法對日本的後勤造成致命影響,而只能遲滯對方的進攻。
所以在經過慎重思考後,聶士成決定將部隊全部收縮到平壤,保證平壤城和南面的安全,保證仁川清軍的聯繫。
而在仁川的清軍也開始逐次掩護撤退。畢竟從仁川到平壤的距離過大,爲了縮小兩大集團的距離,仁川的部隊將逐漸撤到開城一線重新佈置,不過好在日軍南線的野津道貫集團因爲連番血戰和補給問題,也無法趁勢掩殺。只得清軍退一步,日軍進一步。
這種局面在戰後曾經被各界討論過多次,不少人認爲如果當時日軍可以大膽利用羣山灣補給或者將補給資源均等分配的話,日軍南線部隊很有可能重創清軍,併到達平壤城南線完成對清軍的合圍。而不至於像歷史上那樣,元山集團雖擁有大量重炮但是困於堅城之下。而南線部隊則因爲補給問題而無法快速推進。
如同歷史上一下,平壤大戰的序幕依然在大同江東岸的船橋裏陣地開始。1895年2月23日。日軍第一師團第一旅團在旅團長乃木希典的指揮下。對船橋裏陣地展開了攻擊,而清軍防守部隊則是馬玉昆指揮的新軍和舊軍共3000餘人。
爲了加強防禦力量,聶士成專門把臺灣新軍的1個營配屬給馬玉昆。而此時臺灣新軍的營長楊天明則整躲在營指揮部中等待着炮擊的結束。經過多次大戰後,日軍對前出偵察和炮火準備格外看重,打的也相對謹慎了不少。在經過2天的偵查後,在23日清晨,伴隨着大炮的轟鳴聲,平壤戰役正式開始。
“小日本打的真夠準的。”趴在第二道防線後的楊天明不時查看外面的情況。第一道防線中有些隱藏的不太好的地保和掩體被強大的炮火所摧毀,一發發炮彈猶如重錘一般不斷敲擊着地面。被炸飛的木料石塊混雜着泥土像下雨一般落下。炮火準備了15分鐘後,3個日軍大隊分3路向陣地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