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秦軍訓練防禦陣型與之進攻陣型不同,長久沒有出現的弓手和弩兵也終於上場。
防禦陣型最爲傳統的是一種圓陣。這種陣型最外圍是盾兵,他們手持的盾牌爲長方形,寬爲一米半長爲兩米出頭。盾牌的正面繪畫着猙獰的圖案,如果呂哲對上古神獸有了解的話,會看出那是一頭諸犍。
諸犍又名胖郎神,有記載:‘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長尾,能發巨聲。行走時銜着尾巴,休息時盤着尾巴’。
不知道秦軍爲什麼會選擇諸犍作爲盾牌的圖案,在三排盾兵之後是連續四排手持六米長矛的矛手,第八排開始是戈矛兵。戈矛兵的數量最多,連續十排的戈矛兵之後有大概五米的空地,其後纔是弓手和弩手。
臂力好的弓手可以用二石弓,射出箭矢的最遠距離是二百五十米左右,普通一些的大概是一百六十米到一百八十米之間。箭矢一旦射出,在五十米以內的威力最大,過了一百二十米基本就有些飄了。
三石弓?拜託!秦時的計數,一石是現代的3075公斤,兩石就是614公斤,那就是一百二十三斤。三石是多少?是1845斤!哪位胳膊能跑馬的傢伙能連續拉滿一百八十多斤的弓不斷射箭?
弩因爲是依靠機械的運作,它的最遠射擊距離大概有五百五十米左右,最大殺傷力的範圍是一百米。不過,它有一個缺點,弓手射出三箭它才能夠射出一箭。
同時,弩的優點是不需要臂力,耐力好的弓手連續射出二十五支箭矢已經是極限,畢竟肌肉韌帶和力氣會拉傷和消耗,弩卻是隻要有箭矢就能射個不停。
呂哲詳細默數,弓手有十個隊列,弩手有三十個隊列。按照前面有十八排士卒的距離算,這十八個隊列大概拉寬了三十米的直徑,弓手射出去的有效距離也就一百五十米不到,而且這還只是他的一個計算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