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大秦之帝國再起 !
今晚小侄子滿週歲,只能寫這麼多了。
……………………………………………………………………
軍隊出征歷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的,這一次因爲要渡江的關係,在事先更是需要徵集足夠的船隻。
呂哲是一個對土木工程比較瞭解的人,他的渡江方案並不是徵集多少大船然後一批一批的運送過去,而是調集小舟配合足夠的木板,選一段水流比較平緩的河段,利用幾天的時間直接造出一條浮橋出來。
用方舟作爲浮力,在間隔的方舟上架設木板,在用繩索和釘子鞏固。這一類的橋並不是呂哲首創,以前秦軍進攻楚國的時候王翦也這麼幹過,所以並不讓人覺得新奇。再則之前建造兵堡的時候已經建過浮橋,只是那會因爲過去的人比較少也沒多少物資,相對於這次的規模比較小罷了。
橫跨整個江面的浮橋寬度足有五米,季布率領本部跨過長江的第一天就在對面早先過去的工程隊舊址上砍伐樹木擴增,因爲前期有不少木頭留下倒是沒費什麼勁第二天那裏營寨就已經立出一個輪廓。
營寨的外圍防禦設施與早先建好的兵堡成了臨靠長江的一個掎角之勢,做好這一些的季布沒有停留,將營盤交給趕上來的中軍部隊,他的五千本部就直接消失在茫茫的森林之中。
長江的南岸比之北岸更加的荒涼,若是說北岸還有江陵那麼一個有人跡的縣城,它的南岸則就是一片連綿數十里的原始森林。
先鋒軍一直都有開路的職責,季布這支部隊當然也不例外。他們的開路方式不是砍掉路上的所有樹木,而是爲後方的部隊探查路途中的地段沿途留下記號。實際上先鋒軍確實也只是這麼做就足夠了,所謂的“逢山開路,遇水填橋”真正意義上不是戰兵該去幹的事情,那是輔兵部隊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