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殿裏面,是一個個打包好的大木箱。木箱裏面,全部都是鄭經這些年積累起來的財富。這些財富,有黃金、白銀、寶石、珍珠、象牙、珊瑚、玉雕等等,種類齊全,琳琅滿目。要是兌換成白銀的話,至少價值三百萬兩。本來是可以有更多的,但是這幾年大力發展軍備,加上和清軍作戰,消耗的銀錢也不是小數目,能存下三百萬兩已經很不錯了。
要是這些年貿易沒有擴大,就憑以前的老底子,這錢早就花光了。不過現在這再怎麼着也是三百萬兩白銀啊。這樣的數目,回到大陸,江南或者是福建廣東,也算得上是dg級富豪了。絕大部分的世家一般都是沒有這麼多銀子的。這要是放在歐洲一些小國家,那肯定就是富可敵國了!
半個月時間,這時候的臺灣島,已經完全平靜了。鄭經等人都已經被帶去福建,而鄭軍戰俘被再次改編,暫時成爲屯墾軍,乖乖的開始勞動,清理原來的各處府衙與據diǎn。大量的馬尾軍士兵,也放下了武器,投入到勞動當中。而這邊只是留下了第八分艦隊的部分戰艦,其他的馬尾軍海軍的主力艦隊,也都回去了福建沿海休整。
其實在幾年前,耿精忠就曾和李光地姚啓聖暢談過拿下臺灣該如何對臺灣進行規劃。耿精忠的想法就簡單很多,臺灣島地理位置很重要,以後臺灣就是馬尾軍海軍的一個重要駐防diǎn與補給diǎn。
至於對臺灣的發展嘛,頭一diǎn就是糧食,臺灣島的糧食生產,肯定是要重diǎn發展的。臺灣島西部平原特別適合種植水稻。曾經耿精忠通過一首歌叫做《稻香》,就說明了這地方卻是事宜種植水道。水稻在這裏,可以一年兩熟甚至是一年三熟。從後世的情況來看,臺灣島的稻米產量,是相當大的,即使有幾千萬的人口,好像也不需要進口多少糧食,基本上能夠自給自足。
早在八年前,耿精忠大規模發展紅薯等外番作物的時候,也讓那些科研瘋子們進行研究如何改良水稻品種的事情,進攻這些年在試驗田的不斷雜交實驗,還說有兩種水道稻種很不錯的,基本上可以達到一畝地產出六百斤水稻了,這在以前,百姓們也都是不敢想象的。不過,臺灣這邊也還算要實驗一下,再好好的琢磨一下。到底要選擇什麼樣的品種,進行什麼樣的規劃,才能充分的發揮臺灣土地和氣候的潛力。
對於大海,耿精忠一直強調的就是要大力發展海上捕魚業了。這個年代,大海可是完全沒有被污染的,魚類的繁殖,相當的迅猛。發展海上捕魚業,肯定不會破壞生態平衡,更沒有休漁期之類的說法。在未來的一百年間,大海就是無窮無盡的寶庫。只要你有本事,就可以將財富從裏面挖掘出來。
最起碼,海上捕魚可以爲內陸地區提供大量的海產品,在災荒之年還能提供大量的海海魚作爲食物。要知道,這些年,福建沿海的海魚罐頭可是很受內地百姓歡迎的,有了海魚罐頭,連家裏的鹽都可以剩下不少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