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
豐島海戰中,乾國魚雷巡洋艦在向日本艦隊發起衝鋒時,遭到了日本艦隊裝備的大量大口徑速射炮的密集射擊,多有損傷,人員傷亡也很重,暴露出魚雷巡洋艦炮火和裝甲都較爲薄弱的缺點,是以在豐島海戰結束後,丁禹廷和乾國海軍高級軍官們和總教習特雷恩等洋員經過反覆研究,制定出了這樣的二梯次橫隊衝擊陣形。
自利薩海戰後三十一年,在這場人類歷史上首次蒸汽鐵甲艦隊之間的對陣交鋒中,橫隊戰術再次出現了。
此刻乾國艦隊士氣分外高漲,丁禹廷根本不需要像伊東佑亨那樣通過用餐和吸菸來穩定部下的情緒。在旗艦“定遠”的信號尚未發出之前,乾國海軍的14艘軍艦都草草結束了午餐,早已開始各自的戰備工作,管帶們都明白由於近距離發現敵艦,爲掩護大東港內的陸軍官兵,必須儘快逼近日艦。各艦都啓用了強壓通風,鍋爐艙裏進入令人不適的高壓狀態,一切都是爲了力爭在最短時間內達到高航速。
隨着“起錨”等一系列信號升起在旗艦“定遠”的橫桁桁端,14艘乾國軍艦紛紛進行起錨作業。水兵們賣力地轉動蒸汽絞盤,錨鏈一節節收起,幾噸重的鐵錨從海底的泥沙中被提升起來。艦首甲板上,部門軍官在大聲指揮,巨大的吊錨杆將鐵錨吊出水面,平放至艦首甲板左右的錨牀上,四周早已準備好的水兵立刻用鐵鏈卡鎖將大錨固定就位。豐島海戰以來積蓄日久的怒火所產生的強大士氣,此刻完全迸發了出來。“旗艦‘定遠’桅頂掛出“立即起錨”的信號。各艦應命馬上卷索揚錨,速度之快實所未見。”
各艦的桅杆上,原本長度爲4米的龍旗與提督旗,此刻都一一降下,繼而換上了長達6-8米的巨大旗幟,在本世紀的海軍中,換上這種大尺寸戰旗,寓意就是“作戰”。各艦的裝甲司令塔內,隨着管帶下達的英文口令,水兵撥動車鐘表盤,車鍾內的金屬鉸鏈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響。受到聯動,機艙裏的車鐘表盤上也立刻發生了變化,管輪軍官根據錶盤上的指令隨即發出口令,水兵很快按照命令鬆開蒸汽閥門。整個過程如同一部運轉良好的機器,環環相扣。乾國軍艦蒸汽機的連桿開始了往復運動,越轉越快,發出類似蒸汽火車一般有節奏的轟鳴,船底的螺旋槳於是旋轉起來,攪起一片泥沙。
中午12時10分左右,這支龍旗飄揚的艦隊啓動了,此時乾日艦隊相距約爲20000米。
當乾國軍艦上的瞭望兵剛剛發現日本艦隊時,12時3分,完成午餐的日本聯合艦隊已經開始進行戰鬥準備,各艦號手接連吹響戰鬥警報。12時5分,旗艦“山城”的桅杆頂端升起了代表伊東佑亨軍銜的海軍中將旗,在這面旗幟的下方還懸掛起一個紅色的戰鬥信號球,同時伊東佑亨下令,原本排在編隊末尾航行的“西京丸”、“赤城”2艘弱艦,轉移至本隊的左側,即轉移到外側航行,以避免與乾國軍艦發生接觸。
緊隨旗艦發出的戰鬥警報,聯合艦隊的軍艦上立刻忙碌起來,進入戰鬥狀態。與乾國軍艦一樣,日本軍艦桅杆上也換上了巨大的海軍旗,當時日本第一遊擊隊“高千穗”號巡洋艦上的一名尉官在戰後如實地記錄了當時的準備情況:“我艦的艦長大都站立在飛橋或司令塔內,直接監督控制軍艦的航行、隊列,跟隨着艦長的,一般還有負責軍艦航行的航海長,擔負測距任務的炮術長、以及一些號手和傳令兵,幾名海軍學院畢業的見習軍官也會在一旁擔任信號官及傳令官角色,而桅杆上的航海軍官則拿着手中的六分儀,仔細觀察測距,隨時向下方的炮術長報告。作爲軍艦上首席執行官的副艦長則在主甲板上指揮來往的官兵,裝備有大量同口徑火炮的帝國軍艦,則用電線將各炮位串連起來,以便作戰時可以控制向一側同時開火。考慮到彈藥庫在戰時必定會是對方炮火打擊的重要目標,水兵們用滑車將一顆顆炮彈、藥包提升到主甲板上,配發堆積在每個炮位,完全清空彈藥庫。除艦長、大副以外的一些高級軍官,則分赴艦上各重要位置督戰,身着白色制服的水兵已經完成了第一發的裝填,在火炮之旁肅立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