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同無頭蒼蠅般的“西京丸”彷彿一頭撞進了一個炮彈橫飛的恐怖巷道,在硝煙彈雨中艱難地向前航行,艦體上早已遍體鱗傷,大小火炮都沉默不語。伴隨着射向“西京丸”的小口徑機關炮彈的不斷爆炸,炮位附近的十餘名日本水兵被彈片擊中斃命,甲板上一片血肉橫飛。
此時飛橋上的井上良馨,一手抱着頭,一手抓着欄杆,伏在了飛橋之上,在周圍橫飛的彈雨中瑟瑟發抖,全然沒有了剛剛下令掛信號旗詢問伊東佑亨爲什麼撤退的叱吒樣子。
現在的他,大概後悔沒有早早的撤離戰場了。
井上良馨不會知道,就在此時,“建勳”號上,一位乾國軍官正拿着相機,對着他不住的拍攝着,他的形象,將在戰後很快出現在世界各國的報紙上。
當“建驥”、“建勳”2艦合力圍攻落單的“西京丸”時,乾國艦隊陣列的前方,硝煙中又出現了一艘日本軍艦,弱小的“赤城”艦。
“赤城”是排水量僅有612噸的炮艦,此刻是戰場上交戰雙方序列中最小的軍艦,名爲炮艦,實際稱之爲炮艇更爲合適。這艘軍艦屬於“摩耶”級炮艦,是4艘同級艦中最後建成的1艘,9090年7月在日本的小野濱造船廠完工,軍艦的長度只有區區47米,和乾國海軍的蚊子船長度類似,寬度8米,喫水非常淺,僅爲295米。和“摩耶”級最早完工的“摩耶”、“鳥海”2艘軍艦不一樣,“赤城”艦的艦體沒有再採用傳統的鐵製船殼,而是和另一艘姊妹艦“愛宕”一起都用了更爲時興的鋼。軍艦採用的動力設備是2臺水平往復蒸汽機,功率960馬力,雙軸推進,新造時測得航速爲12節,經過改造動力系統後航速增加到了14節。
作爲1艘炮艦而言,“赤城”艦的艦體設計顯得略爲怪異,軍艦外觀上的主要識別特徵爲雙桅單煙囪,前後桅上都設有了望桅盤。軍艦的主甲板非常低矮,爲了增強適航性,提高破浪能力,軍艦的艦首設計了一段不長的首樓,首樓甲板上設置錨牀和吊錨杆,並安裝有1門120毫米大口徑速射炮,首樓內則是起錨絞盤、錨鏈艙等設施、艙室。自首樓向後,“赤城”艦的主甲板兩舷以及艦尾也各配備有1門120毫米口徑速射炮,另外艦上還裝備有6門47毫米口徑的哈乞開斯單管機關炮,在這樣小的艦體上承載如此之多的武備,使得甲板上顯得擁擠不堪。由於低矮的主甲板在航行時容易上浪,“赤城”艦的主甲板外緣又增加了一圈可折倒的擋板,這種擋板在高速航行時支起,防止海浪撲上主甲板,作戰時則折倒放下,以露出安裝在主甲板上的火炮,方便射擊。由於密佈舷邊都是折倒的擋板,甲板上的火炮武備也似乎淹沒在雜物和上層建築的陰影中,使得“赤城”在陌生人眼中,很難與一艘軍艦聯想到一起。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之所以將炮艦“赤城”編入這次出行的序列,原本是沒有預料到會和乾國海軍的主力遭遇,只是想帶着這艘喫水淺的軍艦,便於進出港灣河汊,偵察乾國軍隊登陸活動的跡象,根本未曾考慮到要讓“赤城”艦參加到大規模的海戰中來。但是此時,弱小的“赤城”艦已經被友艦拋棄在乾國艦隊的炮口前,居身在司令塔內的艦長阪元八郎太海軍少佐驚恐地發現,“建中”等數艘乾國魚雷巡洋艦正在向自己殺來。
但是這位日本艦長怎樣也不可能想到的是,他指揮的軍艦在乾國艦隊眼中,竟然被判斷成是一艘裝載陸軍的運輸船,炮艦“赤城”成了“裝兵倭船”。從3月17日中午發現日本聯合艦隊開始,乾國艦隊就形成了一個先入爲主的誤判,認爲眼前出現的日本聯合艦隊主力,目的是爲了掩護陸軍到海岸登陸,攻擊大東溝內正在登陸的銘軍。對於外形矮小的“赤城”號,乾國軍人無法想像這會是一艘軍艦——日本人似乎不至於派出這樣的小船來參加海戰,既然出現在這個位置而又不是用來作戰的軍艦,那麼理所當然就是運兵船無疑。由於乾國艦隊此行的任務是負責掩護銘軍登陸,此刻出現在大東溝附近的日本“運兵船”,顯然要比聯合艦隊的軍艦對登陸行動更具有威脅,也更有攻擊的價值,爲了阻止日本陸軍登陸,將日本運兵船殲滅,乾國艦隊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近在咫尺的“赤城”艦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