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除此之外,還要帶一個手電筒,有些蛐蛐住的環境太複雜,白天不好逮,萬一它一跳鑽到牆縫、石頭縫裏就找不到了,所以這些蛐蛐不能硬抓,只能在白天看好它的洞,等凌晨的時候再來,這時它已經回洞睡覺去了,用釺子一紮一個準兒。
抓蛐蛐的時候,要先看地勢,不能離水太近,蛐蛐爲了自身安全,不會住在水邊上,這樣萬一一漲水,它就淹死了。另外溝壑是蛐蛐喜歡待的地方,一般那裏的蛐蛐要比平地多。bj東直門外的東壩河、西直門外的蘇家坨都是解放前盛產蛐蛐的地方,出自這兩個地方的蛐蛐個頭大、質量好,比來自sd的蛐蛐身價都貴。
親自去抓蛐蛐很累,所以很多人喫不了那個苦,只能選擇買蛐蛐。從哪兒買呢?早年間北京的四九城都有賣蛐蛐的,以朝陽門、東華門、鼓樓灣、西單、西四商場、菜市口、琉璃廠、天橋等處爲多。一般都是在路邊鋪塊布,上面放着一大堆竹筒,便宜的幾分錢一個筒,碰到什麼算什麼,貴點的可以開筒看,滿意了再買。不過這些東西在特殊時期時期已經被打倒了,銷聲匿跡,所以想買也沒處買去。
由於玩蛐蛐的過去都是旗人或者富貴人家,所以基本都集中在北京和tj附近,故此,蛐蛐也就被按照產地分成了兩種。凡是產在北京周邊地區,包括tj的,都叫伏地兒蛐蛐,意思就是本地的,除此之外就是山地蛐蛐,意思是sd來的蛐蛐。
此外蛐蛐還按照功能分成了鬥蟲兒和鳴蟲兒兩種,鬥蟲就是用來打架的,要求個頭大、頭大、脖子粗;鳴蟲則是用來聽聲音的,長什麼樣兒無所謂,只要求叫的聲音好聽。
不管是抓也好,買也罷,有了蛐蛐之後才只是玩蟲的開始,如果你養不好,好蛐蛐也會變成次蛐蛐。所以養是玩蛐蛐裏面一個最重要、最繁瑣、也最有樂趣的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