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人吶,都是具有兩面性的複雜物種。在整個官僚集團之中,不幹一件好事的小人,其實是不存在的。同理,專門利人,從不利己的所謂聖人門徒,李中易至今也是從未見過。
劉金山就屬於讀過聖賢書,非常推崇兩漢無爲而治的少數文官之一。他爲了替草民說話,不惜當面得罪李中易,單是這份情懷,就足以令李中易多看重三分。
幾十萬人,被刀槍驅趕着離開家園,一路上難免會遇上各種困難,哭號埋怨在所難免。
人都有惻隱之心,李中易也不例外。只不過,他和劉金山站的高度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必然會有較大的差異。
“光清啊,自晚唐以降,我堂堂炎黃貴胄,屢屢淪落於蠻夷的鐵蹄之下,究其根本,就在於彼此不團結,無法聚沙成塔。”李中易撫摸着“血殺”漂亮的鬃毛,感慨萬千的說,“大大小小的藩鎮,爲了私利,不惜勾結異族入侵我華夏。嗯,石敬瑭這個沙陀族的敗類,就是典型的例子。”
“國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沒有第二條路可走。”李中易扭頭盯在劉金山臉上,“幽雲十六州,本爲我華夏之故地,必須儘早收復。若想解民於水火之中,我中原多一分人力和物力,將來傾力北伐之時,便少殘害一個同族的兄弟。在這件事上,必須算大帳,而不能只看眼前。”
劉金山聽得懂李中易的話外音,也算得清移民南遷的利弊,可是,被所謂聖賢書薰陶多年的腦袋,一時間也難以徹底轉過彎來。
李中易見劉金山一直沉默不語,他不由暗暗點頭,這年月,骨頭硬的文臣,屬於稀有動物的範疇。
說實話,劉金山的文采並不咋的,但他有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執行力特別強悍。
哪怕,劉金山再不贊同李中易的做法,只要李中易下決心作出的決策,他都會盡心竭力的去執行,而絕不會陽奉陰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