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和劉金山這個老部下不同,孔昆的投靠,帶有部分文官的試探之意,李中易也沒虧待了他,直接由知州升任節度副使,位僅次於劉金山。
屁股決定腦袋,孔昆的暗中支持者是文臣,那麼,孔昆一定會站在文臣,也就是所謂全天下讀書人的立場上講話。
文臣們總以爲李中易離開了他們,將來就無法治理天下。殊不知,李中易的軍政學堂裏,已經有四批政治軍官學成畢業。
對於文臣們的不斷試探,李中易自然心知肚明。只不過,在奪取天下之前,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一統一戰線策略絕對不能丟。
劉金山被孔昆吵得腦仁疼,偏偏李中易只是喝茶,絕不插話,他哪怕心裏再不痛快,也只得被動應戰。
文人耍起嘴皮子來,那是他們的絕對強項,李中易冷眼旁觀,孔昆從先秦一直縱論到本朝,其間連口茶都沒喝過,可謂是滔滔不絕,雄辯無倫。
反觀,以事務型見長的劉金山,嘴上功夫比孔昆就差出去至少三條街。
李中易明知道劉金山窘了,卻絲毫也沒有幫他說話的意思,區區一個孔昆都應付不了,將來何以立足於廟堂之上?
事務型的人才,往往精於幹實事,而拙於口才。通俗的說,劉金山的特點就是,辦事效率極高,理政的經驗也十分豐富,美中不足的是,辯論的急智稍有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