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刀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大時代1902 !
第三百七十三章教仁
宋教仁與北輝次郎並不知道有那麼一位舊識因爲他倆的對話被觸動情緒。待王東離開後,二人依然在甲板上繼續着聊天。
這半年來,宋教仁在全國範圍內爲了他的政黨而來回奔波,北輝次郎就作爲孫文的祕書一直追隨其左右。而諷刺的是,北輝次郎本人卻沒有加入宋教仁最終組建的國~民黨,而是在半年前就加入了劉繼業的國社黨。
民國建立後,同盟會本部自然也從東京搬遷到了廣州。而在1912年1月召開的同盟會本部總會上,宋教仁被推接替汪精衛出任同盟會總務部主任幹事,掌握了黨務實權。他在這次大會上突出強調必須實行“政黨內閣”,並且說:“本黨對於統一臨時政府內閣,已決定,如不能達政黨內閣,寧甘退讓;如可改組政黨內閣,雖他黨出爲總理,亦贊助之。”
從一開始宋教仁就堅定地往自己心中理想的責任內閣與政黨政治走下去。爲此,他不惜得罪不少同盟會內部的同志、不惜與包括立憲派在內的人合作。
民國建立後,一時間政黨林立、混亂不堪。包括許多同盟會會員在內,有相當一部分純粹的排滿主義者認爲清帝退位後革命已經完成,逐漸便從同盟會中分化出來。另組成了一些爲了爭取政治地位的小政黨。彼時中國人還從未接觸過政黨政治,許多這類小黨派只是只是豎起一塊招牌,發出一篇宣言,拉出幾個名氣大的政治要人作爲他們的領袖,以便於進行個人的政治投機。還有些政黨是以地區關係或歷史關係結合起來的。所有這類政黨都沒有旗幟宣明的黨綱,沒有一定的政治主張,跨黨脫黨視爲家常便飯。其所擁戴的領袖,也可能兼另外一個黨的領袖,而被推者等於今天兼任公司行號的董事長一樣,是一個掛名差使,對任何一黨都不關心。
在此前提下,民國元年初期同盟會一方面面臨着自身分裂的危險,另一方面又必須在國會與極大政黨爭奪。其中較有影響力的政黨分別爲張謇等立憲派建立的統一黨、湖北湯化龍組建的民社黨、君主立憲派周大烈等組成的國民共進會、谷鍾秀、張耀曾、吳景濂等的統一共和黨、以及梁啓超歸國成立的共和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