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傳統的包場,票都是贈送出去。現在的電商相當於先用會員價把票買回來屯着,再以更低價散出去。雖然改變了完全贈送的模式,使大部分影票進入了市場流通;但低價模式帶來的差價,則由片方和電商來支付。
無論是包場還是電商補貼,都需要相當大的投資作支撐。而在更極端的例子中,片方和發行方只要花很少的錢就能製造出很高的票房數字,最低只需花費83的資金就能製造100的票房。
具體的做法就是做假場,“我們簡稱爲過數”。一位發行業內人士透露,“一般院線會選擇觀衆最少的早場和晚場來操作,在影院排片和購票系統上都能看到這個場次。但卻作爲售罄處理,實際根本沒有觀衆。那麼發行方當然是一分錢票房都分不到,影院也只是拿一些好處費。比如說100塊錢的票,可能給10塊錢好處費。但場次排了,票房也就出來了。”
在這種操作中,電影院收不到100塊票錢。片方也分不到43,但票房的數已經出來了。相當於片方和發行方用很小數額的好處費買到了高票房。業內人士介紹。“做這種手腳的片子也很容易看出來,比如一部片子在全國都沒排片了,你突然發現它一天還賣個幾百萬,然後死不下線。就比如某部明星雲集講述沉船的大片,最後一週一天400萬就這麼賣出來的。”
對於一些擁有影院資源的片方,更容易進行這種操作,而且連好處費都可以省了。“比如像xx公司這種自帶影院的,我只在自家影院裏面放映,我既是片方,我又是終端,我同時拿片方的43,我也拿終端的57,也就是說這部分我只需要交5的專項資金和33的營業稅之後,我就能報上這百分之百的票房,我8塊3我就能報100。某部獲獎無數的武俠片就是爲了給導演保留面子,硬是做了3300萬的假”——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了這樣一個案例——“這個證據也很容易找,你去查影院周票房排行榜,當時xx公司的這些影院,有15家進入排行榜的前20名,這種現象是非常不正常的。有的影院平時連全國前100都進不了,你突然跑到前幾名,你說這不有問題嗎?”
在返點利益的驅使下,一些影院很可能會用偷挪票房的不正當手段,將一部沒有返點的影片的票房挪到有返點的影片上。發行方也可能成爲這種行爲的主導者,授意院線去偷票房。
一位業內知情人士透露,“2013年xx公司在同時發一部勵志片和一部青春片的時候,就把勵志片的票房挪到青春片上了。因爲xx是青春片的主導發行方,只是勵志片的執行發行方,也就是在下面做事的,他在勵志片上拿不到最大收益,於是就聯合影院做了這個挪票房的事。”
用手寫票的形式偷挪票房已經是最低級的一種手段,如今影院常用的方式是雙系統。具體操作方式是一家影院買兩套票務系統,一套負責出票,一套負責將票房上報國家,在出票系統中打出a電影的電影票。卻在上報系統中計入b電影的票房,這種偷挪票房的方式較隱蔽,一般難以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