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世經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有五常、妖有六道、魔有七罪,在養氣的過程中,如果遵循了“仁、義、禮、智、信”的五常要求,士子就可以開闢聖竅星空,也就是“源力星空”,並依據自己的開竅聖言形成自己獨有的“智慧識典”。
之後,士子吸收的浩然之氣就會在源力星空之中形成“浩然之星”,與智慧識典產生聯繫,而名氣、名望則會在源力星空之中形成蔚藍色的“名望天幕”。
利用這四者產生的合力,士子就可以調動和利用天地源力,進行戰鬥或者形成其他的能力。
讀到這裏,簡青書才知道,自己在琵琶亭文會之前,因爲晨曦潮湧,讓眉心聖竅內形成的那片星空叫做“源力星空”,星空上的星星叫做“浩然之星”,星空蔚藍色的天幕叫做“名望天幕”,而虛空中的那本書叫做“智慧識典”。
不過按照書上所說,要達到這一步一般都需要很長時間,因爲滿足開闢源力星空、凝聚識典的要求特別奇怪,就是在開闢聖竅之後,需要做出滿足“仁義禮智信”五常要求的事情纔可以,而且必須是要在順其自然的情況下發生,如果故意去做,反倒不行。
啓蒙開竅之後,自己確實是經歷了“聖竅五動”,纔開闢了源力星空與智慧識典。
簡青書仔細回想,拜師李綱是自己在分析利弊之後的選擇,是爲“智”;拒絕刺史元知行的邀請,一則是答應李綱在先,是爲“信”,一則是遵從開竅聖言的本意,遵從古人,是爲“禮”;最後兩次,一次不殺簡山簡巖父子爲簡家留下血脈,是爲“仁”,一次感恩宿主,發誓爲其報仇,是爲“義”;這樣一共五次,正好和五常對應起來。
難道就是因爲這個原因正好滿足了“五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