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帝國的朝陽 !
頂着北風“粵秀”號輪船沿着廣東、福建、浙江的海運航線一路朝着上海駛去,而素來厭惡官場的無聊應酬的張之洞,沿途自然也沒有下船,何況在他現在的眼睛裏官場上更沒有幾個人可以值得晤談,故而沿途各級地方官員的盛情邀請及登船拜訪等等,皆被他一概謝絕了,甚至連閩浙總督卞寶第的面子也不給。船至閩江口,福州府近在咫尺,他既不上岸進城去看卞,也謝絕卞上船來看他的好意。
張之洞的此種舉動,爲官場所少有。有說他不近人情的,有說他清高的,也有說他居功驕傲的,他都充耳不聞,我行我素。趙鳳昌和身邊的一衆幕僚勸他不必如此固執,像上海道、浙江巡撫、閩浙總督,這些官員地位既重要,資格也老,不妨見見聊聊,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而張之洞卻是冷笑道:“什麼地位重要資格老,盡是些尸位素餐之輩!”
對於這一切,已經入張之洞幕府的唐浩然,自然也曾聽說,但對於他來說官面上的事情,自然勞不着他來摻和,更何況他也無暇摻和此事。
他壓根沒想到張之洞交給他的任務,卻是讓他把歐美遊歷二十年的所感所悟寫下來,以向國人介紹西方,因其國學不顯,還特意吩咐由辜鴻銘則代其潤色。
就這樣從那天起,唐浩然便閉門於艙室中開始動手寫起這本書來,書名自然叫做《大國的崛起》,這也就是在按照回憶書寫着大國的崛起時,唐浩然才恍然憶起在歷史這一時期中國的特殊之處。
此時滿清王朝正遭逢三千年未有之變局,這個中央帝國前所未有的和世界局勢聯繫在了一起。4年前中法戰爭結束後,舉國上下人們也隱約的認識到了要變革,否則各國列強輪番打過來。於是舉國上下便有了大辦洋務的共識,這纔有了張之洞出任湖廣總督,督辦南北鐵路之事,儘管張之洞是慈禧扶植起來以抗衡湘軍和淮軍勢力的人物,當然這是滿清的平衡之道,欲借張之洞興辦洋務,抗衡李鴻章等人主導洋務的局面,但在另一方面,現在即便是曾主導朝廷的頑固保守派亦贊同大辦洋務,而張之洞即是其中的代表,同時亦主張了解西洋。
別人爲什麼強盛,“我大清”爲什麼老是捱打賠款,在過去數十年間早已成了士大夫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有的人閉上眼睛當鴕鳥,仍然沉浸在中央帝國的迷夢當中,卻有更多的人想睜開眼睛看世界。瞭解一下這個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日本有福澤諭吉這樣的人物。以在歐美遊歷十年的經歷,寫下了《西事記聞》向國內介紹西方的書籍。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明治維新賢臣正是通過其所著之書瞭解西方,學習西方,進而興革國內事物。象國民教育這樣的政策,基本就是從西事記聞當中直接照抄的。